2003年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来源:区党政办  更新时间:2024-02-21 16:46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江海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之一


政府工作报告


——2004225日在江门市江海区

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江门市江海区区长 冯立坚



各位代表:

我代表江海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3年工作回顾


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积极适应市区财政管理体制调整的新形势,继续实施五大战略、增创五大优势、培育五大产业、狠抓两大重点,抗击非典疫情和强台风的突然袭击,战胜了种种困难,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顺利完成了区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步入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奠定了新基础。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8.36亿元,同比增长(下同)8.05%;工业总产值38.70亿元,增长6.91%,其中工业增加值7.21亿元,增长6.14%;农业总产值4.19亿元,增长4.0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7亿元,增长14.48%;外贸出口总额2.91亿美元,增长62.32%;利用民资5.93亿元,增长20.26%;外商直接投资5768万美元,增长15.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8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5.82亿元,增长14.2%;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1628元,增长7.01%;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5366元,增长5.99%;人口自然增长率5.72

去年重点抓了以下十项工作:

一是努力优化工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通过集团带动和整机带动,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积极推进产业集聚,摩托车及其零配件、电子信息材料、五金家电、电机、化工包装材料等五大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1.25%。对五大支柱产业实行政策倾斜,优先配置政府资源,引导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00家。其中摩托车及其零配件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72亿元,同比增长149.3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6.03%;电子信息材料制造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8.06%。在支柱产业的牵引下,工业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新成绩,中裕集团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火金龙照明电器公司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民营科技企业。协助企业引进国内外科技成果6项,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进一步落实政府扶持资金,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新机制作用明显,全区共完成技改投资9346万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业技术创新和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专利申请量达158项。

二是大力拓展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饮食业稳步发展。以自然生态风光、田园风光和绿色食品为特色的礼乐主灌河沿岸饮食带已初具规模;以经营河海鲜为特色的外海沿江食街重建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整体招商开发已启动,累计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完成了填土工程和临江路首段420米的道路铺设。房地产业加快发展,以江海花园、银泉花园为代表的房地产开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经济实用型向高、中、低档并存型转变。商贸流通业取得新进展,江南塘鱼批发市场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蔬菜花卉综合批发市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成功与外商签约兴建商业广场。旅游、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得到发展。

三是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造取得新进展。村级以集体经济收入投入厂房建设力度加大,全年自建厂房投入资金近6000万元。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引导农民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流转,为农村工业化提供载体。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成立了花卉流通行业协会和腊味行业协会。农业生产要素进一步向优势行业集中,完成无公害蔬菜基地基础设施第二期工程建设和500亩无公害水产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规模进一步壮大。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出2家产值超千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创建了4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5.8亿元,同比增长4%。实现镇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325万元,同比增长30.78%。积极推进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税改后直接减轻农民负担912万元,减负率达80.9%

四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致力改善投资环境。以加快构建区域交通枢纽为目标,大力配合江中、江鹤二期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江中、江鹤二期高速公路的征地拆迁工作。积极推进与新会区等周边地区的交通网络衔接,加快建设东海路接南环路工程,首期工程的拆迁工作及路基工程已完成。结合江海创业工业园开发,加快江睦路建设。完成礼睦路首期工程和金瓯路西段一期工程。江礼大桥改造工程被列入市重点工程项目,已完成设计和征地拆迁调查等工作。江海路二期改造工程取得了新进展。水利和城市防洪工程加固建设成绩显著,完成南冲水闸主体工程重建及江新联围外海段的堤围、水闸和电排站加固工程,顺利通过水利工程安全达标验收。以提升区域环境竞争力为目标,完成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任务,推动外海、礼乐两镇垃圾集中过河进行无害化处理,完成市下达的明渠改暗渠任务。大力开展水环境整治,保护水资源。

五是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增强投资吸引力。积极创新工业园区开发模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工业载体建设。以“一区多园”的模式开发特色工业园。充分利用市政府的“园中园”政策,重点开发了摩托车、机电、五金不锈钢、化工包装材料等特色工业园。其中中裕工业园建成厂房面积近8万平方米;江晟机电工业园首期已全部完成三通一平,二期工程开始启动。以市场化模式开发的江海创业工业园已完成首期填土工程,实现工业园投资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加大镇村工业园整合力度,头工业园、外海金溪工业园和麻二工业园等镇村工业园的开发档次不断提高。大力推进厂房建设,全区自建厂房达18.48万平方米,企业建设厂房20.07万平方米。

六是狠抓招商引资和外贸出口不放松,夯实发展后劲。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行招商引资责任制,调动了全民招商的积极性。积极开展行业招商、园区招商、项目招商、小分队招商和委托招商。成功举办江门市电子信息业合作交流会,促进了电子信息材料业的发展。将园区招商和行业招商与工业园开发结合起来,实现了招商引资与园区开发的良性互动。抓住世界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主动出击,成功举办马来西亚招商推介会,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招商活动,扩大了江海区的知名度,拓展了招商空间。认真落实省、市民营经济扶持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全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实现民营工业产值26.32亿元,增长41.86%,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8.01%。大力拓展外贸出口,外贸主体多元化取得新成绩,全区新增自营出口企业12家,全年外贸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

七是强化财政管理,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根据市调整市区财政管理体制的新形势,通过促产培财,扩大税源,加强征管,狠抓收入,出台2003年镇级财政分配方案,调动了区、镇两级培财、生财的积极性,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加强财政支出管理,部门预算试点面进一步扩大。探索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基本实现财政专项资金集中支付,确保重点社会公共事务和重点建设项目支出。规范财政资金管理,继续完善“收支两条线”制度,进一步加强预算外资金监管,杜绝私设“小金库”。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项目和采购规模,降低行政支出成本。积极推进镇级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了镇级预算内、外资金的统一管理和核算。进一步加强公有资产管理,加大城市信用社信贷资产追收力度,花大力气抓好沉淀资产盘活工作。

八是推进机制和制度创新,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积极创新激励机制,制定新一轮镇级经济发展奖励政策,调动了区、镇两级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公有企业改革和挂靠企业的脱钩工作,全年办理挂靠企业脱钩133宗,完成公有制企业产权改革4家,处置不良资产近1000万元。落实政策性调资计划,进一步完善区级公务员工资统发,规范津贴和补贴发放制度。落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各项措施,完成事业单位的法人登记工作,开展了医疗卫生系统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试点工作。

九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坚持和完善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述职制度、向人民政协通报工作制度,虚心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成立了区工商业联合会,民主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展。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强化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职能。开展“千人评机关活动”,机关作风进一步好转,办事效率得到提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公务员廉政制度,提高了政府勤政廉政形象。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增强。加强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治制度建设,健全社区组织,民主管理水平上新台阶。高度重视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制,妥善处理信访案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斗争和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全面推进“禁毒03工程”,维护了社会稳定。依法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传销和变相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新成效。制定了江海区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十是坚持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宗旨,积极推进“十项民心工程”。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建立了江海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和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64.7%,登记失业率为2.2%。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进社保扩面,加强“两个确保”工作,落实“三条保障线”,做好优抚、救济、安置等工作,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四难”问题。顺利实行区直公务员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强化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护工作。全力以赴做好防非典工作,把防治非典作为压倒一切的大事来抓,沉着应战,靠前指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经费,明确防治责任,实行群防群控,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防治体系。全区广大医护人员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恪尽职守、无私奉献,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品质。由于措施得力,全区无一人感染非典,取得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胜利。爱国卫生工作取得新成绩,礼乐镇通过广东省卫生先进镇验收。教育经费投入加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创建优质学校取得较大成绩,完成了省下达的薄弱学校改造任务。广泛深入开展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江翠社区被授予“广东省文明社区”称号。以广场文化和全民健身为重点,积极开展各种文艺创作、演出和体育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完成市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完成民政福利中心和国防大厦的建设。民兵、征兵、外事、侨务、台务、统计、残联、宗教、老龄、档案、地方志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是全区人民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斗、锐意进取的结果,是区人大、政协监督和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江海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和所有关心支持江海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港澳台同胞、海外乡亲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03年,尽管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有:“等、靠、要”思想束缚还没彻底冲破,加快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不够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总量还较小,发展速度不够快,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村“三化”进程有待加快,工业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工业载体建设未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需要,投资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政府自身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金融风险隐患等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


2004年工作安排


2004年是落实年、发展年,是充满机遇、充满希望、充满挑战的一年。新一轮产业转移重组、CEPA的实施,大珠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为我区扩大与港澳和珠三角先进地区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我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作为珠三角西部区域性交通枢纽的日渐成型,为我区承接外来的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区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了我区今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统一了全区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奋勇争先,蓄势待发,要求加快发展的热情高涨,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个大好势头,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新跨越。

2004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市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区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按照打基础、创环境、抓落实、促发展、增效益的要求,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壮大经济规模,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民生活,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江海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工业增加值增长1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外贸出口增长8%,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2%,利用民资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3以下,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

要实现上述预期目标,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整合资源,扶优促强,壮大制造业规模要有新成效

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毫不动摇地坚持工业立区的主导地位,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推进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榕树效应”,实施集团带动和整机带动,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延伸产业链,吸引行业集聚,推动产业扩张,壮大支柱产业规模。因势利导,重点扶持具有一定行业规模且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的摩托车及其零配件、电子信息材料、五金家电、电机、化工包装材料五大支柱产业。通过扶优促强,力争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15家,五大支柱产业产值分别实现20%以上的增长。

加强区域资源整合,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的新形势,积极推动区域资源的优化重组,发挥属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以属地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加大力度对属地不同利益主体的工业发展用地、闲置厂房物业、过剩生产力资源进行盘活。加快盘活东宁工业城。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行业集中,鼓励和支持行业内部加强合作和交流,推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与市高新区的联系,探索建立资源共用、政策互动、利益共享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形成区域合力,推动高新区工业组团的发展。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为支柱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要实行政策倾斜,从政府可控资源配置、行政服务、科技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充分利用好市“园中园”政策,优先解决五大行业的发展用地和公用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制定工业发展扶持政策,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全力支持企业开展规模扩张、资本运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创名牌等活动。依托广东省电子信息材料专业区的牌子,加快电子信息材料业的技术创新和行业扩张步伐,壮大以电子信息材料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各种扶持资金,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拓宽经济增长源要有新思路

加大力度发展民营经济。要把民营经济作为主要经济增长源之一来抓,全面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不折不扣地落实发展民营经济的扶持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政策平台,引导和扶持民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全方位做好服务工作,切实为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引入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融通资金搭建平台。加强对民间资本投向的引导,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投向我区主导发展的五大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力争民营经济增幅达20%以上。

积极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结合江门市区总体规划调整,根据我区区域性交通枢纽日渐成型的区位优势,抓紧研究制定我区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规划,为商贸流通业的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打好基础。结合江海中心区的建设,做好中心区商业网点规划,合理布局一批大型超市、连锁商场、星级酒店、文化体育设施。加快商业广场建设步伐,做好星级酒店的引资和建设。积极发展物流专业配送中心,推广连锁经营和代理经营等新型经营业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产品的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参加各种全国性、区域性和行业性商品交易会和展销会,扩大我区产品知名度。大力发展咨询、会计、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业以及社区医疗、家政、托幼等现代社区服务业,丰富社区商业和服务业网点,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需要。

切实抓好专业市场建设。依托五邑路规划和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市场,重点筹划建设汽车、五金、小家电等专业市场,加快蔬菜花卉综合批发市场扩建和江南塘鱼批发市场的改造,进一步壮大规模,提升档次和辐射力。

加快房地产业发展。顺应南新区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趋势,以江门一中迁建我区为契机,大力推进房地产业的发展,以工业化和名校效应带动城市化进程。尽快启动府东小区和府西小区的开发建设。鼓励和支持建筑装饰企业提升资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大力培育饮食业和旅游业。进一步加快外海沿江食街建设步伐,完成首期工程并实现试营业。积极扶持礼乐主灌河两岸饮食带扩张,进一步改善和美化环境,努力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田园饮食文化。继续扶持江海路沿线饮食业发展,提升饮食业水平。加快以生态资源、人文历史和宗教资源为主的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积极发展旅游业。

三、突出重点,推进“三化”,实施强镇富民战略要有新局面

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以农村工业化为目标,加强镇村工业园规划建设,整合土地资源和分散的工业小区,调整和建立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利用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政策,解决工业用地不足的问题。积极引导村级集体资金投向工业载体建设,推动物业出租业发展。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加快礼乐电机和纺织、外海小家电和服装、头化工包装材料、北玻璃深加工和不锈钢制品业的发展。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结合工业化进程,按城市组团发展的要求,加快配套完善工业园区的市政公共设施、生活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引导农民实现非农就业。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调整村民委员会规模的有关要求,抓好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认真组织开展“村改居”工作。继续推进“江海杯”达标创建活动。加快“城中村”改造。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推进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农业结构调整,调减低值低效农作物耕作面积,进一步引导农业生产要素向蔬菜、花卉、水产、水果四大农业产业集中。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积极培育农产品品牌。继续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积极发挥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业行业协会的作用,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加大防疫经费投入,完善动物防疫体系,确保禽畜产品的安全。

四、内外并举,招商引资,夯实经济发展后劲要有新突破

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招商引资成效。强化招商引资在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继续推行内外并重、三大产业并举、全民参与的全方位、多层次招商引资策略。一要积极创新招商方式方法。重点抓好园区招商、行业招商、项目招商、委托招商和网上招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海外社团、侨胞、行业协会和商会的作用,拓宽招商引资渠道,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招商引资。二要做好招商环境的宣传推介,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加大力度对外宣传我区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以及产业政策,增加客商对我区的认知度。着重开拓东南亚、日本和韩国等新的招商领域,提高招商引资成效。三要实行招商联动。把招商引资与公有企业改革、工业产业优化升级、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建设结合起来,提高招商引资的综合效能。四要强化目标管理,抓好招商引资奖励措施的落实。把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到各级各有关部门,将责任制与年终考核挂钩。强化激励机制,兑现招商引资的奖励政策和投资优惠政策。五要完善配套措施。切实落实招商经费,调整充实招商队伍,加强对招商队伍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招商队伍的业务素质。加强招商信息库建设,强化项目储备。

适应新形势,继续抓好外贸出口。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出口退税调整的政策措施,做好新形势下我区的外贸出口工作。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拓展出口领域,提高加工贸易水平。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和技术贸易,参与国际竞争,带动外贸出口的增长。

五、优化载体,改善环境,提升产业承载力要有新成果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围绕今年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多形式、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努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江礼大桥扩建改造工程礼乐段的征地拆迁、江睦路首期、礼睦路首期路面铺设和江海路整治工程。加快东海路接南环路工程建设。积极配合江中、江珠、江鹤二期高速公路建设。做好麻园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实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抓好江门河礼东、礼西堤围加固工程,头电排站重建工程和河南片城市内河排涝系统整治工程。

抓好中心区规划建设。结合工业化进程和高新区工业组团建设,加快江海中心区的开发。编制中心区各功能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规划的建设指导功能,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居民住宅、绿地以及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娱乐设施,以规划带动中心区的建设,逐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积极配合江门一中新校区的建设。

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集中精力,整合资源,加快江晟机电工业园、头化工包装材料工业园和北工业园等特色工业园建设。依托高新区的政策平台,推进江海创业工业园建设。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园区的投资吸引力。积极推行“政府规划、社会筹资、市场运作、公司管理”的园区开发模式,引进大财团和民间资本开发工业园。加快礼乐工业区的统筹规划和开发建设,为区域发展提供充足的载体。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认真做好环保规划,落实环保责任制,加大环保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全力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做好城区道路绿化养护和保洁。加强辖区水资源的综合整治,抓好麻园河和礼乐镇中心河的整治,严格控制新的污染源,切实做到“三废”达标排放。

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要有新举措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公有企业改革,加快公有企业转制和挂靠集体企业脱钩。深化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推行以聘用制为核心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机制和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资本、知识产权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强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加强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为重点,推行新一轮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三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预防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建立完善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执法协调机制,探索综合执法的新路子。建立健全行政决策和执行的责任制及责任过错追究制,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积极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优质学校创建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适应属地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制定新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合理界定区、镇两级的收入,调动各级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推动区、镇共同协调发展。拓宽财源税基,强化税收征管,继续调整税源结构,拓展税收新亮点,依法打击和查处偷、逃、抗税行为。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细化部门预算,强化财政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加大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优化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科技、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镇级财政管理,提高理财水平。加强财政和审计监督,确保依法理财。继续花大力气追收和盘活城市信用社信贷资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大力度化解历史债务,维护社会稳定。

七、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要有新成绩

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公民的理想和信念教育,不断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大力弘扬抗非典精神,激发全区人民艰苦创业的斗志和同心携手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进一步开展社会诚信教育,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以提高市民素质为根本,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步伐。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窗口、文明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创建省文明城市活动。

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为宗旨,积极推进“十项民心工程”。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大力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制度建设,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参保率,完成市下达的参保任务。全面推进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80%以上。落实“两个确保”,完善“三条保障线”,进一步落实低保政策,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特别关注特困群体,做好帮扶救助工作,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健全和完善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网络,进一步提高社保服务水平。

以扩大就业为目的,加强劳动就业指导。充分发挥劳动力职业介绍机构的中介和信息服务功能,加强劳动力供求市场调查,建立区劳动力资源网,完善就业指导机制,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积极创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渠道。鼓励和支持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和弹性就业。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就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培训,提高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

八、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要有新进步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加强对公务员和公民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加快依法治区进程。坚持和完善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的制度,自觉接受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高度重视和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参政议政的意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高度重视维护工人、青少年、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深化镇务、村务公开,依法支持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自治。高度重视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悉心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禁毒03工程”,依法从重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和取缔“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事故隐患的整改,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认真落实人才政策,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培养和引进各类适用人才。积极开展建设文化名市活动,保护和弘扬人文历史文化。大力开展文艺创作和文艺演出,积极发展健康高雅的文化娱乐业。加强文化市场整治,创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筹划江海文化广场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高度重视医疗和卫生防疫工作,健全完善公共卫生防治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切实抓好非典和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完善防治措施。加强公共卫生和爱国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卫生防护意识。深化环卫管理体制改革,推进镇级环卫社会化。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责任制,强化法人单位职责,积极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区)、镇(街道办事处)活动,确保完成计划生育各项指标任务。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强化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同时,认真做好民兵、征兵、外事、侨务、台务、统计、残联、宗教、老龄、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实现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九、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提高行政服务水平要有新进展

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致力建设学习型政府。进一步强化公务员的学习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建立学习培训机制,调动公务员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

转变职能,改进作风,致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开展“落实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健全抓落实的制度。推行政府目标管理,成立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专责小组,分解落实目标责任,建立政府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推动政府决策和目标的落实。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继续开展机关作风综合考评。做实事,求实效,切实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强化办事承诺制,提高行政效能。

依法行政,讲求诚信,致力建设法治型政府。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区,继续完善政务公开、行政监察、行政投诉制度,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切实执行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完善政府依法民主决策程序,拓宽政府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平台,畅通信息联系渠道。

廉洁自律,率先垂范,致力建设廉洁型政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坚持勤政廉政,执政为民,干净干事,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思想,坚决反对挥霍奢侈、铺张浪费,以廉洁的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目标已定,关键在于抓落实。面对新的目标任务,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让我们精诚团结、同心协力,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与时俱进,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江海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             2004225
直线 5直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