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海街道:搭建“融·爱·实”党建引领新市民管理服务新模式
文章来源:本网    时间:2024-11-08 17:19    浏览数:-

  外海街道紧邻国家高新区,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新市民群体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达70%,且呈现出新市民人员结构复杂、服务需求多元、品质要求高等特点。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创新做好新市民服务工作已成为了外海街道面临的一个重要新课题。今年,为贯彻落实江海区党建引领“江海一家”夯实社会治理基础行动实施方案,推动新市民稳业安居,融入外海,外海街道始终坚持“融”“爱”“实”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新市民管理服务新机制,让新市民感受到了“第二故乡”的关爱。

  坚持“融”为先,用文化的力量引领新市民群体

  文化润物无声,是链接新市民与本地居民的桥梁纽带。外海各村(社区)积极发挥文化的力量,多措并举推动新市民深入了解本土文化,热爱本土文化。通过举办“踏寻历史足迹,感知外海魅力”新市民寻迹系列活动,如邀请本地乡贤、老党员、老同志为新市民群体讲授外海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及发生在我们本地的历史故事,进一步强化新市民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

  为激发新市民对外海文化的兴趣,彩虹社区联合幸福邻里汇、青青读书会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活动、“face to face”文化交流活动、追寻红色道路之旅等多场文化惠民活动,吸引了近220多名新市民关注、参与进来。在刚结束的中东村五人艇争霸赛中,我们看到一支由新市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他们不仅全力为赛事保驾护航,也在现场第一线感受到了比赛的激情与活力。在这次本地传统体育活动中,他们充分感受到本地独特的文化魅力,丰富了体育文化生活。外海街道通过本土文化输出,让新市民群体“新”有所属、“心”有归处。

  坚持“爱”为本,用关爱的力量呵护新市民群体

  近日,彩虹社区和永安社区的党组织书记、专职网格员、小区物管、园区管理人员共同走进新市民家中或园区宿舍为辖区新市民群众送上精心制作“迎新”礼包,礼包里包含“迎新”贺卡、社区便民地图以及寓意“好事发生”的小礼物。便民地图中包含了出行、美食、旅游、购物、“充能”等各种元素及定位,为新市民提供一个解决日常生活需求的便捷途径,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外海生活。

  

图片1.png

到新市民群众家中送上精心制作“迎新”礼包

  今年9月,银泉社区链接“大党委”成员单位区人社局资源,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新市民群众开展了一期“粤菜师傅”技能人才培训班。为加强对新市民的关心和帮助,各村(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暑期托管班、职业提升、法律援助、婚姻交友、技能培训等各类暖“新”护“新”服务活动,着力解决新市民在新环境遇到的困难。此外,幸福邻里汇以“解锁新市民幸福密码”为主线,联动部门单位、整合周边资源以及社会机构为居民开展了“点餐式”服务100多场,服务2万多人次。

  坚持“实”为要,用自发的力量凝聚新市民群众

  新市民要从“城市过客”变为“城市主人”,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外海街道探索建立一种以个人社会关系、企业、村(社区)、政府相结合的社会支持网络,通过深化全域“创熟”、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以及推进“参与式”社区治理,引导新市民参与社会事务,与本地居民良性互动、交流融合。

  在推动新市民融入当地社区方面,彩虹社区广泛发动新市民群众参与社区议事,邀请新市民群众参与社区大党委开展的“同‘新’协力,共筑外海”议事会活动,努力营造“来了就是外海人”的良好氛围。永康社区依托“志愿服务银行”项目,鼓励新市民群体参与志愿服务岗值守、落户宣传、垃圾分类现场指导、环境整治、交通疏导等小区治理服务项目,让新市民在“反哺”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9月以来,外海街道各村(社区)以积分制为抓手,引导新市民群体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广泛开展义务送餐、入户慰问等活动,为基层治理提供80多条服务线索,协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多次。

  接下来,外海街道还将在破除融合“隐形屏障”,提升新市民群众服务水平方面做文章。通过举办党建引领“江海一家”系列活动,面向新市民持续举办各类“迎新”“暖新”“惠新”活动,吸引新市民关注、参与进来,健全现代公共文体服务体系,着力构建新市民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 上一篇:
  • 下一篇:
站内地图 | 联系方式 | 政务新媒体链接
本站版权所有:江门高新区管理委员会    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    
主办: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粤ICP备05085609号    粤公网安备:44070402440715    
网站标识码:4407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