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习俗
文章来源:江海区政务信息网    时间:2013-05-07 15:15    浏览数:-
    婚姻 建国前,本县有早婚习俗,男女十五、十六岁就结婚。男婚女嫁,皆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没有婚姻自由。 民国2年(1913年)10月,县知事沈秉仁发布告:严禁男女自由结婚, 认为“灭绝礼义廉耻者,莫甚于自由结婚一事”。婚嫁顺序,是从大到小,先兄姐,后弟妹,不得超前。确要超前的,要给被超前的兄或姐一套新衣服。在男方,有的还把新裤子挂在新娘房门口或家门口, 新娘进门,要从裤子底下钻过。结婚要明媒正娶, “三茶六礼”(三茶指下茶;六礼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6项仪式),花轿过门,否则,便是“无媒苟合”。如发现男女私通, 就认为是伤风败俗,或驱逐出村,或游街示众, 或装入猪笼抛落河里淹死。“三茶六礼”礼仪繁杂,到了清末,略有简省,一般采用的,一是“问名”,即送“年庚帖”。用红纸写上求婚者的出生年、月、日、时,交给媒人转给对方,男女双方家长把“年庚帖”交给占卜者排算,看有无相克。然后托亲戚朋友查问对方三代,送“三代帖”。双方都把自己的曾父母、祖父母、父母的名字、籍贯用红帖写好,俗称“三代帖”。调查有没有麻疯病及其它遗传病,调查对方人品才能、经济状况,看是否门当户对。二是“请期”,即是送“礼帖”。由男方把婚礼日期用红帖写好,通知女方。 女方接“礼帖”后,再回复男方。三是“纳征”,即男家派人向女家送聘礼。先由男方连同聘礼将“三代帖”送到女方,也叫“做礼”。女方收礼后, 又将女方“三代帖”回给男方。四是“亲迎”,按双方商定吉期, 用花轿迎娶。这种婚姻,完全是奉父母之命,凭媒妁之言,造成不少人婚姻悲剧。民国中期,社会上才有男女双方相约会见, 俗称“相睇”。一般都由媒人引线,男女双方同意后交换信物, 是为定婚。信物多为金戒指、金项链,但穷苦人家,仅是一包“红包”。定婚后,再按商定吉期,用车、轿迎娶,正式结婚。建国前的婚礼, 男方有“上头”、“迎亲”、“闹新房”, 婚后“三朝回门”等繁琐礼仪。女方出嫁上轿前有哭唱嫁女歌等习俗,内容多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兄弟姐妹互助互爱之情。沦陷期间,有的还在哭唱嫁女歌中控诉日军侵华罪行。结婚后,女子要从一而终,丈夫死后, 要“守节”,任何情况都不能改嫁。凡改嫁的叫“失节”, 备受歧视。相反,有权势、有钱男子可以有三妻四妾。妻子死后,可以续娶。此外,女子还有“嫁生鸡”、“嫁神主牌”等陋俗。所谓“嫁生鸡”,多是华侨在国外谋生,不能回来成婚,由男女双方父母包办, 用一只生鸡代替新郎拜天地、祖先,举行婚礼。富裕人家为夭折的儿子娶媳妇,新娘过门后,收个养子,以续后嗣。 这种“守生”式婚姻,称为“嫁神主牌”。建国后,上述两种陋习均已废除。 提倡婚姻自由,婚礼从俭从简男女结婚,只需到区一级政府的民政部门登记认可,即成合法夫妻。“花轿迎娶”早在1952 年土地改革期间已被废除,新娘过门都是步行或坐单车。 摆酒大排筵席的风气也大大减少。进入80年代,婚礼讲排场、闹阔气又有所抬头。会城和农村的富裕户子弟结婚,普遍用小汽车迎娶(也有坐摩托车), 有的出动10多部小车,形成车队,沿途鸣放鞭炮,结婚摆酒多达100多席。为推动勤俭办婚事,1985年由共青团县委、县妇联、县总工会联合组织集体婚礼,在会堂举行茶话会形式进行,由领导干部主持婚礼。新郎、新娘身穿时装,手持花束,列队进场, 由男女双方邀请眷属亲友参加,单位赠送纪念品。会上,新郎、新娘唱歌、跳舞,奏乐助兴。有的青年实行旅行结婚, 以糖果饼干招待单位同事和亲友。沙田区村民和渔民的婚礼是以船代轿。 男女双方谈恋爱用咸水歌对唱,互表倾慕之情。建国后,此习俗仍在流传。
    生日、做寿 小孩出生后,每年周岁,都叫“生日”。建国前,小孩生日,穷苦人家做父母的只煮一只鸡旦染红后给孩子食, 作生日礼物。婚后的成年人生日,一般只吃餐“好送饭”以示庆祝。 年满60岁的人的生日叫“做寿”,年满70岁、80岁、90 岁的叫“做大寿”。凡做寿的,都不由本人出面举办, 而是由子女亲友或后辈出面举办。寿期前发请帖,凡接到请帖的都先送寿礼,然后赴宴。 庆寿之家设寿堂,正堂正中的墙壁上用红纸剪贴一个大寿字。厅堂四周挂满“寿帐”(亲友送来用布料制的贺词礼物)。 厅堂门口两边张贴祝寿楹联。建国初,做寿之风多已废除。1978年后做生日、 做寿越来越盛。小孩子、青年人生日吃生日蛋糕。唱生日歌。有些青年人还邀请男女朋友到家或到舞厅跳舞以示庆祝。 华侨和港澳同胞很多都回乡为父母或祖父母等老一辈做寿, 党政及有关单位也开展对有贡献的老教师、老工人以及百岁老人祝寿。
新居“入伙”建国前,一般人都查《通书》, 择定吉日良辰,由家长带领全家,分别用箩担着柴米油盐、母鸡小鸡、 风炉(点燃着炭火),拿着点亮的煤油灯,按年龄大小,顺次序从旧居迁至新居,以示吉祥。同时,由主人发请贴给亲戚朋友,请饮“入伙酒”。至80年代,除请饮“入伙酒”的习俗仍沿袭外, 其它陋俗已基本革除。
    丧葬(1)送终、奔丧。病人临终前,子女亲属待侯床前,在外地的女子必须赶回,一是听取临终嘱咐;二是送别死者。 病人死后,随即把尸体从床上以床板移于厅堂中地上,头部内向, 双脚朝外,左右手平放,双脚尖向上。死者门口,挂上蓝色灯笼, 以示丧户。一般是停尸一至二日,供亲友吊丧才入殓出殡。出殡前, 由死者的男性嫡系亲属披麻戴孝,捧水盆到河边,以铜钱投入河中, 取回河水为死者洗面,称“买水”。出殡时,有钱人家多雇请道士、僧尼,诵经、念咒,敲着铙钹、法铃,由死者后辈擎“引魂幡”开路。 死者亲属,均披麻戴孝,尾随棺木至葬地安葬。亲属戴孝服饰, 随着各人身份不同而异。死者儿子、媳妇、女儿,则披麻葛衣巾, 腰间系以麻草绳,女婿则披青纱袍,以示“半子”身份;夫死, 妻子要散开发髻,用白绒线绑发尾;妻死,丈夫不用戴孝;孙儿、 孙女挂白巾;戚属带蓝绒线或黑绒线。死者长辈都不戴孝。出殡哭送, 妇女各有哭词,哭者往往借此以表达自己的心声与感情。70 年代始,提倡火葬,以开追悼会形式对死者进行悼念。 追悼会有的在遗体所在地开,有的在殡仪馆开,由有身份的人宣读悼词, 除直系亲属戴孝外,参加追悼会的亲戚朋友, 只臂戴黑纱或胸前戴一条黑布条,以寄托哀思。(2)“做七”。人死后,家属在厅中设灵台守孝,每七日一祭,各日“做七”。迄七七四十九日满, 才举行“除服”礼,撤除灵台和门前的蓝灯笼。建国后,此俗多已革除。(3)“招魂”,建国前,凡亲人不在家,“寿终正寝”的, 其亲属就要在路口或河边,遥望远方痛哭,用“树幡”“招魂”。有钱人家, 还雇请喃呒道士参与“招魂”,以便把死者灵魂“引归”家堂,享受后人祭祀。建国后,此俗基本革除。(4)安葬。建国前,有棺葬、骸骨葬、衣冠葬3种。棺葬,即用棺材入殓安葬以后不再葬,也叫大葬。 此种葬法,在有官阶和有钱人家较盛行;骸骨葬, 即在死者入棺埋葬三、五年后,再开棺把骸骨用阴埕(金埕)重葬。 在“金埕”盖内写清死者的出生、逝世年日时和葬地土名、坐向;衣冠葬,是死者在外地死亡,尸骨不能运回家的,亲属将死者生前用的衣冠安葬。 不论棺葬、骸骨葬、衣冠葬,人们多迷信“风水”, 要请“风水先生”选择能“聚财”、“发丁”的坟地才安葬。建国后,70 年代提倡火葬,把骨灰用骨灰盒盛好,在殡仪馆或家中安放。
  • 上一篇:
  • 下一篇:
站内地图 | 联系方式 | 政务新媒体链接
本站版权所有:江门高新区管理委员会    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    
主办: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粤ICP备05085609号    粤公网安备:44070402440715    
网站标识码:4407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