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微信

微博

江海政务微信

江海政务微博

手机版

无障碍

“12·4”国家宪法日 法治宣传进校园

文章来源:本网  更新时间:2015-12-07 09:54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12·4”国家宪法日  法治宣传进校园

                                                       ——我区在礼乐中学开展法治宣传游园会活动

 

“那些人犯了罪要去哪里坐牢?”

“监狱”。

这是同学们在玩“法律术语我来猜”的其中一幕。

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和依法治国的理念,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在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12月3日下午,由区依法治区办、区普法办主办,礼乐街道办事处、江海区同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高新区江海区‘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游园会”活动在礼乐中学举行。游园会现场气氛热烈,法治宣传活动收获了在场约600名师生的认可和积极参与。

虽然天气寒冷且伴有绵密细雨,但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的热情不减,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强势围观和踊跃参与。一边是有趣的法治游戏摊位,另一边是踊跃的知识问答摊位。在法治游戏摊位前人头攒动,承办方共设计了20个游戏供同学们参与。各个游戏各具特色,如普法术语我来猜,强调两人之间的配合以及对法律术语的表达和认知能力;而法律漫画我来拼,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打乱的法律拼图拼完整后,回答正确一道法律问题才算过关,这是考验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对法律知识的熟悉程度。参与游戏的同学秩序有条不紊,自觉排队轮候。有参与活动的同学主动告诉我们:“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学法律,尤其能记住相关的规定,起码我回答了某些法律问题,我可能还会在课外查阅与这些问题相关的知识,比光靠看书来记忆强多了。”

而在法律咨询摊位前同样是人流如织,工作人员现场向老师和同学们科普了我国法律法规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历程和发展概况;通过现场提问法律常识的形式唤起同学们的兴趣,并引来他们连连抢答和欢呼。不少同学当场表示对我国的法律常识产生浓郁的兴趣,消除了之前对法律知识枯燥无趣的误解。本次游园会主要安排了初二年级的全体师生参与,但其他年级的学生趁着课间休息时间赶来现场参加活动,一些学生在放学后还留连活动摊位不愿离开。尤其在活动进入尾声之际,现场迎来了几位特别的“观众”。原来是几位家长前来接送孩子放学时,得知校园内正举办普法活动,特意领着放了学的孩子来领取法治宣传册和其他学习资料,并表达希望普法宣传活动能多在校园内举办的愿望。

法治宣传活动进校园,通过轻松活泼的形式向青少年普法,收效尤其显著。各种普法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青少年自身的法律素质,又增强了今后处理法律问题的能力。因此,区依法治区办、区普法办将加大对青少年普法的力度,发动多部门共同参与,希望通过政府带法给学生、学生带法给家长的形式,形成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氛围。

IMG_0655IMG_0529      

  拼图游戏和法律知识都难不到我哦!)              (我也想试试签题啊!)

IMG_0739IMG_0656


  (虽然人多,看我们仍然秩序井然呢!)           (鲜活的案例,沉痛的教训!)

 

【法律链接】

 

遭遇校园暴力,学生该如何维权?

 

【案情回放】 

     622日,江西永新县一段多名女生围打一名女生的爆料视频被大量转发。视频中可以清楚看到,一名穿蓝色上衣的女生跪在地上,数名女生对该女孩拳打脚踢,并将其踹倒在地,之后多名女生轮番上前扇其巴掌。被打女孩无处可躲,哭泣求饶,多名打人者无动于衷并互相嬉笑。

   23日上午,永新县公安局在学生所在学校思源学校的配合下,立案侦查。直至次日凌晨1时,施暴一方9人中,除1人在逃外,其余8人在监护人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涉案人员中,已满17岁的女孩刘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其余7人年龄均未满16岁,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处理。

【案例分析】

一、遭遇校园暴力,作为受害人该怎么做?事后如何维权?首先,应当掌握安全自救常识,如果遭遇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必要时,向同学、老师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不要去激怒对方,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逃脱。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在维权方面应该注意做好取证工作,如报警、拍照、电话录音等,以免后期侵权人对侵权事实予以否认。如果证据欠缺,受害人主张相关权益会非常困难。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一般为一年,也就是说在事故发生一年内,应尽快启动法律程序,否则超过诉讼时效,即使受害人诉至法院,侵权者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法律上也不能支持受害人的诉讼请求。事故发生后,受害人可积极与侵权人协商赔偿事宜,但一旦协商不成,应尽快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预防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有哪些具体措施? 

     2005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条措施》,公安部同时制定了《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教育部在2006年发出指示,要求在全国中、小学校创建和谐校园,以确保广大中小学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对于预防校园暴力构建和谐校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严格管理,加强防范;同时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重要作用,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异常表现,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防止矛盾积累和激化,同时还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需要提高学生心理知识和法律意识,增强学生心理的容纳性和承受力。加强学生的正义感,处理事情的灵活性,学会自我保护;教会学生遇事冷静,灵活机智,立即逃脱,并寻求帮助;教育学生敢于保护自己和他人。学校应当建立一套校园暴力的管理机制,包括防范处理、化解矛盾、责任追究、后续处理等;并聘请少年犯等服刑犯人不定期到学校现身说法,或参观少管所或监狱,以让学生受到极其深刻而又令人警醒的教育。(摘自大陇网、兰州晨报)

 

 


站内地图 | 联系方式 | 政务新媒体链接
本站版权所有:江门高新区管理委员会    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    
主办: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粤ICP备05085609号    粤公网安备:44070402440715    
网站标识码:4407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