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微信

微博

江海政务微信

江海政务微博

手机版

无障碍

党政办公室

江门高新区多向发力打造高端人才高地

文章来源:本网  更新时间:2019-07-12 15:54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市战略,打造新时代人才创新创业和引领示范高地,高新区(江海区)以博士后工作为突破口,通过强化政策供给、搭建发展平台、提高服务水平等方式,加快引进博士后人才,推动企业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去年以来,共新建博士后园区科研工作站1家(下设4个分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7家,广东省博士工作站4家,在站博士后人数达21名,创历史最高水平。

一、以政策供给为发力点,为人才流动增动力

一是突出政策供给。出台了全市首份博士后专项扶持政策——《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加快集聚博士后创新创业暂行办法》,着力从搭建引才平台、加快成果转化、鼓励科研创新、畅顺留才通道、强化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系列创新举措。探索建立博士后公共实验室并最高给予150万元建设资助;鼓励以专利、专有技术等形式申请创业项目,对博士后成果转化及创业项目最高给予200万元资助;实施企业博士后特约研究员制度,对留区博士后给予每月1000元补助;在执行省、市博士后政策基础上,对在站博士后额外增加5万元/年的生活补贴。

二是突出财政投入。2018年安排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合共2940万元,占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目标的2.2%,涵盖省级重大科研平台建设、领军人才项目资助、创新科研团队引进等人才发展的全过程全流域。

二、以平台建设为支撑点,为人才成长注活力

一是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总部科技园”孵化育成体系。目前,全区拥有众创空间、孵化器17家,其中国家级3家,累计拥有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0家,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0家。科明诺、启迪之星、江门网商时代等各类特色孵化、专业孵化、投资型孵化模式纷纷涌现。合作共建江门(高新区)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柔性或全职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30名,包括2名院士、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博士、博士后10名。

二是强化博士后工作平台建设。以区内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江门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为主体,设立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高新分中心,发挥国有创新平台作用。以高新分中心作为“园区工作站”的博士后工作主管部门,成功申报设立江门高新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下设4家企业分站,打造博士后高新分中心、创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和园区工作站“三位一体”管理服务新模式,推进政、产、创优势融合,是我市首家园区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三、以人才服务为着力点,为人才引进添助力

一是服务企业主体。梳理出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建有研发机构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名单,逐家上门拜访,与企业主要负责人员面对面,讲解博士后政策,收集企业对人才及科研项目的需求,并建立台账,实行“一企一策”做好跟踪服务。

二是精准对接服务。以需求为导向,加强与高校联系,邀请专家教授与企业对接,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方式,从“面”到“点”为企业提供政策、人才和项目信息。

三是搭建交流平台。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推动人才与专业服务机构、企业开展资智、企智对接,打通高校、企业、人才、项目对接服务最后一公里。建设“经纶江海”博士后论坛,2018年共举办活动十多期,推动扩大博士后交流合作“朋友圈”。

四是贴心人才服务。耗资6000多万元统一购置人才公寓134套,区内博士后免费拎包入住,博士后子女就近入读幼儿园、中小学。目前,人才公寓已交付使用50套,解决人才子女入学问题近40人次,人才集聚氛围不断浓厚。


站内地图 | 联系方式 | 政务新媒体链接
本站版权所有:江门高新区管理委员会    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    
主办: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粤ICP备05085609号    粤公网安备:44070402440715    
网站标识码:4407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