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保障创新发展动力
江海这项工作成功入选
2021年度
江门市“十大法治惠民实事项目”
5月24日上午,2021年度江门市“十大法治惠民实事项目”现场评议在江门市工人文化宫举行,江海区申报项目“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保障创新发展动力”以现场评议92.75分、总评分92.88分入选2021年度江门市“十大法治惠民实事项目”。
据悉,江门市首届法治实事惠民活动开展以来,经过前期广泛征集、专家评选、项目公示、网络投票等多个环节,江海区申报项目“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保障创新发展动力”以5266票顺利入选18个法治惠民实事提名项目,进入现场评议环节。现场评议会上,江海区就项目立意、工作举措、特色成果及惠民成效进行了PPT汇报,并接受现场专家评审。
近年来,江海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1+6+3”工作部署,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打造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维权援助、中介服务、信息检索和协同保护五大平台于一体的全方位知识产权保护链,促进知识产权创造量质双升,为优化营商环境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截至2021年12月,江海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2.1件,居全市第一,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03倍。
下一步,江海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对法治建设的新期待、新要求,以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满意度为目标,认真贯彻实施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进一步总结推广我区法治建设工作成效,将“法治惠民实事项目”打造成为我区法治助民生、解民忧、护民利、暖民意的特色品牌,全力推动新时代我区法治建设有新作为、取得新发展,为把江门建设成为全省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示范区作出江海贡献。
法治性
构建全方位协同保护体系,凝聚多方保护合力。设立江海区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为知识产权维权主体构建“一站式”方便快捷的维权机制;全力推动成立“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江门巡回审判法庭”,为我区乃至我市开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搭建更广阔平台。
群众性
推动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通过专利政策扶持企业346家,促使企业加大研发和知识产权的投入,全区专利授权量3707件,同比增长30.76%。扩大科技金融普惠面,帮助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超6亿元。
普惠性
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开发专利数据信息化可视系统,线上线下免费为企业提供专利服务13498次。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宣传,开展进园区、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和先进经验交流活动超15场次,参与人次超2000人次。
创新性
全力打造知识产权品牌,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以“巡回法庭+诉讼服务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模式开展审判、调解、仲裁工作,高效率低成本解决企业维权难题,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发展大局的作用,获得长安评论、中国法院网、南方日报和江门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