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 ▏生恭鲤鱼“游”进校,唤起非遗新活力

文章来源:本网  更新时间:2022-05-20 10:45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江门是一座含有丰富而悠长文化历史底蕴的城市,在漫长的岁月里,勤劳智慧的江门人民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技艺,“生恭鲤鱼”便是其中代表之一。生恭鲤鱼是用竹片和红纸依照鲤鱼的形状扎制而成的一种手工艺品。由于红金相衬、肥大腰圆,意味着丰收和吉祥,更有着“如鱼得水、年年有余”的好寓意。外海素有传承制扎鲤鱼灯身手和夏历新年把玩鲤鱼灯的传统风俗,鲤鱼灯身手传承可追溯到清代早期,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

作为民间传统的手艺,2021年,“生恭鲤鱼”成功入选广东省江门市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在外海纸制品工艺协会、非遗传承人陈荣昌先生和陆月如的支持下,外海中心小学将外海生恭鲤鱼非遗项目引进校园,开展生恭鲤鱼融创课程。

一、拜师学艺,精益求精

2019年开始,外海中心小学美术教师们分批加入外海纸制品协会,拜师生恭鲤鱼非遗传承人陈荣昌老师,学习如何破竹、削竹篾,如何绕鱼嘴、鱼肚,扎骨架,再到学习立体剪裁、贴红纸,画鱼鳞。外海中心小学美术课组的老师掌握生恭鲤鱼的制作流程,感受到非遗传承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png

2.png 3.png

二、体会寓意,传承文化

外海中心小学成立生恭鲤鱼专项工作小组,把生恭鲤鱼引进课堂,把传统文化与美育、德育有机融合,开设生恭鲤鱼特色课程,老师们运用文字、影像等原始生恭鲤鱼资料作为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生恭鲤鱼。学生了解到生恭鲤鱼是用竹片和红纸依照鲤鱼的形状扎制而成的一种手工艺品,明白生恭鲤鱼意味着丰收和吉祥,更有着“如鱼得水、年年有余”的好寓意。外海人在春节前就会到集市买一条“生恭鲤鱼”回家给孩子,到了大年初一早上,孩子们身穿新衣,欢天喜地舞动着手中那条惟妙惟肖的“鲤鱼”走家串户,向主人说祝福的话,顺着院子、里外堂屋跑一圈,主人家就给孩子们红包以示答谢。当时这样一个民间习俗,让过年变得更加热闹。学生舞动生恭鲤鱼,感受外海人“过大年,舞鲤鱼”的传统习俗及喜悦,在活动中播下热爱生恭鲤鱼、传承生恭鲤鱼制作工艺的种子。

4.png

三、组建社团,星火燎原

在学校“以善育善、各美其美”的办学理念的带领下,外海中心小学启动了“非遗进校园·一周一传承”生恭鲤鱼融创课程,美术科组组建社团,每周三的4::1 0-5:30为社团学习时间,重点学习传统生恭鲤鱼的制作技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削竹蔑、扎鱼架、剪红纸、上金粉……一条惟妙惟肖的鲤鱼就诞生了。通过生恭鲤鱼制作,学生不仅提高了艺术鉴赏力、动手能力,还强烈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四、课程融合,传承创新

为解决市级非遗文化在传承上遇到的难题,外海中心小学美术科组与信息技术科组将联合外海生恭鲤鱼研发中心工作室开发 “AI生恭鲤鱼”融创课程。选取 Arduino 开源硬件,结合 Mind + 模块化编程和激光切割技术,让生恭鲤鱼“活”起来,实现非遗文化创意作品的文化性、趣味性、交互性与智能化,激发人们对非遗文化创意作品的兴趣,传承外海非遗文化——生恭鲤鱼,坚定文化自信。

10.png 11.png

12.png 13.png

通过非遗进校园,外海传统文化得以挖掘、创新、保护和传承,让传统手艺作品紧跟时代步伐。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深深爱上了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树立文化自信的同时,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小使者”。



供稿:外海中心小学、外海纸制品传统工艺协会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qEZtbvdkPMXBKDlA3tS0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