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来源:江海区政务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3-03-02 11:25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2013年1月24日在江门市江海区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江门市江海区区长  周惠红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我区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更是全区干部群众团结努力、攻坚克难、力保增长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珠三角规划纲要,全力以赴应对严峻发展形势,团结奋进稳增长,迎难而上破难题,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2.76亿元,增长9.7%;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37亿元,增长10.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26亿元,增长13.3%;固定资产投资55.4亿元,增长8.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6亿元,增长11.49%;预计进出口总额20.88亿美元,增长3%;预计万元GDP能耗下降4.25%。
    ——注重增量增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龙头企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家,崇达电路板、金羚电器新工厂、健威凯利等项目建成投产。LED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9%。成功举办以“推进CEPA粤澳现代服务业合作,全力打造中国绿色照明之都”为主题的中国(江门)国际绿色光源博览交易中心项目奠基动工仪式。大项目招商和增资扩产取得实效。新引进银帆—巴斯夫合作项目、润恒农副产品(冷链)配送中心、直升机场等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其他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额约70亿元。完成增资扩产项目41个,实现增资30亿元。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成功举办2012江海区10项重点项目动工竣工仪式,20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超50亿元。区37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06亿元,完成率101.39%,其中被列入市重点项目范围的5个项目投资完成率138.05%,居全市第一。载体建设力度加大。完成土地收储1800亩,高新区44号地完成填土收地工作,礼乐生物健康集聚区首期交地工作基本完成,西江公用码头筹建工作正式启动,工程可行性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完成农村历史留用地和闲置土地、厂房的摸底、清查工作,已解决农村集体历史留用地440亩,盘活闲置厂房7.6万平方米。
    ——注重创新创优,转型升级持续推进
    企业上市和金融工作取得新突破。科恒股份成功上市,地尔汉宇通过证监会首发申请,蒙德电器已向证监会申报IPO并获受理,企业上市速度和数量居全市首位,获全省“金融稳定奖”。科技创新成效明显。预计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6.5%。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1个、工程研发(技术)中心3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2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省名牌产品2件、省著名商标2件,全区专利申请量首超千件、增幅达68.55%。争取上级各类科技扶持资金1013万元。“三促一帮”取得实效。出台区25条“三促一帮”实施意见,组织企业参与“广货网上行”活动,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正式成立并投入服务。落实各项扶持企业资金超3000万元,技改年度投资达4.73亿元。完成本地化核算企业1家,被评定为国家级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企业1家。超额完成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工作任务,完成率全市第一。服务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上升1.59个百分点。鹿茵酒店建设进展顺利,江海商业广场、明泰江海新城奠基动工,碧桂园金融街完成招商工作。
    ——注重宜居宜业,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西江新城初步成型。海逸华庭、海伦湾、奕聪花园一期等一批高档商住小区及江边公园等沿江项目陆续竣工,海逸帝景酒店完成基础工程建设,将于2014年底开业。沿江路、连海北路等路网建设加快,西江岸堤绿化升级改造取得阶段性进展,沿江的景观面貌焕然一新。规划编制进展顺利。基本完成江海区(高新区)城市综合发展规划研究方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4个。城市建设范围(除高新区工业用地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率达80%,居全市最高。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东华大桥、礼乐大桥竣工通车,胜利大桥、胜利南路即将通车,江睦路(金瓯路—彩虹路)扩建完成,南山路(金瓯路—彩虹路)建成通车,江翠路改造工程完工,金瓯路改造扩建工程正式动工,广中江高速江海段启动建设。江海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高新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加快推进。37个“三旧”改造项目通过市认定审批,上报 “三旧”历史遗留用地超2000亩,汇聪电器厂改造工程正式动工建设。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横沥水闸改(扩)建、虾蛟滘电排站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中沙水闸重建工程已进场施工。完成5条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和整治工作,累计完成村庄规划编制26条、整治22条。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参保率继续保持100%。农村“三资”管理全面规范,农村资产资源交易中心和公共交易平台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平台交易总数达234宗。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开展“三边”清理整治大行动,新建、改造垃圾中转站10座,全面完成1000平方米以上市场的升级改造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复检考核。全面开展绿色行动,区级“一点二面三线”绿化绿建工程基本完成,街道的 “一园二路三厂企”示范工程全部完成,义务植树18.6万株。完成区田园休闲绿道网整体规划和睦州水道堤岸景观工程绿道示范段建设,绿道釜山驿站和白水带驿站投入运营。
    ——注重普惠普及,民生福祉持续增加
    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正式启动全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新型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并轨,并被纳入省第四批城乡居民养老试点县区。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350 元/月和250元/月,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7560元/年,均居全市前列。全市首家区级企业退休职工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每月增加149.37元。群众收入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14元,增长13.2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661元,增长13.65%。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48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6%,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78人。卫生服务日益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顺利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的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现场认证,礼乐人民医院正式升格为江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省卫生镇(街)2 条、省卫生村2 条、市卫生村5 条。社会救助得到加强。投入资金2378万元,累计完成帮扶项目246个,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连续2年获得省考核优秀等次。胜利南路安置小区建设扎实推进,落实公租房建设项目房源292套,超额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妥善解决43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问题。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成,外海慈善会正式成立。新建平价商店9间,全区总数达19间,率先实现平价商店镇街全覆盖。社会管理取得实效。组织开展广东省“幸福家庭促进工程”试点工作,在全市首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和婚姻家庭心理咨询服务项目。培育登记社会组织13家,万人拥有量居全市第一,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江海区礼乐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加快,5个街道均完成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平台建设。完成 9条村的农村社区创建工作,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注重均衡均等,各项事业持续进步
    教育计生成绩显著。全区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达100%,对3至6岁的残疾儿童实施三年免费学前教育。完成外海中学、礼乐中学等4 所学校的教育场地升级改造,新建3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提高100元/年。顺利通过广东省二、三类语言文字城市规范化评估。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连续4年被评为省“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区人口计生局被授予“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文化惠民深入推进。开展“十大和谐企业”等文明创建和评选活动,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成绩居全市前列,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检。新建文体小广场3个,全区5000平方米以上健身广场总数达8个;新建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17个,成为全市首个实现全覆盖的市区。成功举办区首届民间文化艺术节,礼乐“兄弟‘残健’龙舟队”赴港获国际龙舟锦标赛冠军,百姓健康舞获省、市大赛多个奖项,并代表市出席央视展演。全年送戏下乡逾30场,送电影下乡408场次。安全工作落实到位。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推进标准化建设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获市好评并代表江门市接受省的抽检。连续10 年火灾事故零死亡,连续2年获评市应急管理工作优秀等次,有效防御“韦森特”等强台风袭击,“三防”、森林防火形势稳定。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打传、打假、打私、查无、消费维权等工作继续加强,市场经济秩序持续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深入开展“三打”工作,启动“两建”工作,共查破“三打”案件977宗,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加强劳动监察,民间纠纷调解和安置帮教工作取得成效。继续深化接访、下访工作,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的信访问题,全市信访考核获一等奖,十八大百日防护期保持稳定。各项事业有新进展。历时10年编纂,全区首部综合性志书《江门市江海区志》出版面世。统计“四大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年报网上直报率达100%。圆满完成征兵任务。妇女儿童规划达标率居全市前列,义工队伍不断壮大,全区新增工会组织48个,外侨、民族、宗教、老龄、新闻出版、人防、档案等事业稳步发展。
    ——注重效率效能,政府服务持续提升
    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满意率均达100%。全面开展“六五”普法,重点推进党员领导干部学法。加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和行政复议工作,法治政府建设明显加强。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全面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改革事项目录初步审核。理顺市直下放部门管理,区国土规划和环境保护局、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挂牌成立,大部制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基本完成。加强督查工作,建立简明、便捷、高效的“大督查”系统。积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启用江门市网上办事大厅江海分厅,重新搭建财政业务系统大平台,驻市行政服务中心江海窗口的服务进一步完善。廉政建设得到加强。完成《区政府工作规则》等制度的修订工作,健全完善政府自身建设的规则体系。严格落实“五个零增长”,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全面启动和推行公务卡改革,推进廉洁城区示范点建设。深入开展审计监督、商业贿赂、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完成审计项目31个。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携手共进,应对严峻经济形势,落实合署改革任务,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和所有关心支持江海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乡亲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总结过去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受外部环境和自身经济结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主要经济指标、高新区综合考核排位靠后。二是大项目引进未取得突破,项目落地不及时,项目储备出现“空挡”,制造业投资持续下滑,第三产业发展仍相对滞后,影响了发展速度和后劲。三是区内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少,科研投入、科技人才短板成为发展掣肘。四是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仍需加大,土地、资金、环保等瓶颈制约仍比较突出。五是和谐社会仍然存在局部隐患,社会建设有待加强;六是政府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合署办公后续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对策措施,力争新的一年有新的突破。

                                                                                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区委八届三次全会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珠三角规划纲要,围绕区委提出的“四个必须”工作要求,打开江海之“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狠抓实体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大力改善民生,深化行政管理改革,努力开创江海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201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人均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与2012年持平,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例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控制在市下达指标范围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2013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攻项目,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电子信息、机电、精细化工三大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加大力度推进企业本地化核算工作。落实各种扶持政策,推动以LED产业为龙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发挥国家级高新区的品牌优势,着力推动LED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加强产业平台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推动礼乐生物健康集聚区、新材料集聚区、上市公司集聚区和机电产业基地等招商载体整合开发,主动接受南车等大项目的辐射带动,倾斜资金、政策和用地指标,全力打造江海产业示范基地。
    ——攻克重点项目建设难关。坚持大项目带动,年内筛选安排重点项目40多项,年度计划投资超40亿元。落实项目“五个一”、 进度倒逼等抓落实制度,继续加大规划引导和项目协调力度,攻克用地、融资、手续办理等难关。对已签约或落实投资意向的润恒农副产品(冷链)配送中心、直升机场、华电能源、中远铝业、银帆—巴斯夫合作等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全力攻克难关,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力争早动工、早投产、早产生效益。发挥专责小组协调推动作用,加速中国(江门)国际绿色光源博览交易中心建设进度,确保项目于2014年年中投入运营。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加大力度盘活存量土地、厂房和处置闲置土地。年内继续安排土地指标解决农村集体历史留用地问题。出台扶持政策,开展农村集体留用地高效开发试点,鼓励、引导村级自建物业向高水平发展,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提高招商选资质量。严格执行项目准入条件,加强投资强度、亩产税收等指标论证和用地审批后的监管、评价考核,发挥有限资源的效益,引进优质高效项目。主攻世界500强、国企、央企、大型民企和行业龙头企业招商,强化以商引商,引导产业配套项目投资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年内储备50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落实“一企一策”措施,大力推进企业增资扩产,确保科恒股份、江粉磁材等上市企业募投项目落户,推动建滔电子二期、谦信化工二期、汉宇电器二期等增资项目正式投产,年内新增增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同时,遴选出一批成长性好、初具规模的民营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培育企业上市,做好蒙德电器等已进入上市进程和侍卫长等计划上市企业的跟进服务,壮大上市后备企业梯队,使上市企业成为推动江海经济发展的重要亮点。积极引入产业投资基金,促进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及产业的发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20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家、省级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2个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7%以上。推动企业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全力加快高新区44号地“三资融合”总部科技园、34号地科技创新创业园等平台建设。
    二、求突破,做大三产发展规模
    ——狠抓城市经济发展。强化江海中心区开发,积极承接广珠轻轨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五邑路和胜利南路沿线的商业开发,江海商业广场及府西小区、明泰江海新城等商住项目动工建设。加快外海、礼乐“两翼”发展,做好西江新城片区的商贸配套设施及道路的规划建设,加快推进连海北路片区、高新区2、3、4号地的综合开发,抓紧沿东海路1800亩城市综合体的规划招商。重点抓好外海汇聪电器厂、头股围工业片区、礼乐江门纸厂、滘头银联工业区等“三旧”改造项目的建设。以市场、码头、酒店等配套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三产基础设施。
    ——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推动江中高速和江珠高速出口周边物流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西江公用码头建设,抓好LED商贸企业招商,打造立体多元、与商贸、工业联动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格局。加快培育专业商业街区,以利生汽车市场扩容、鹿茵酒店和海逸帝景酒店、碧桂园金融街加快发展为突破口,推动汽车、金融、房地产等消费市场的集约发展。加快集特色餐饮、园艺及农产品展示、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都市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建设。完善区内服务业体系,加快推动电子商务、会计(审计)事务所、招标代理机构以及信息咨询公司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发挥交通优势和国家高新区的政策优势,落实和完善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发展扶持政策,引导和支持非法人分支机构或三级分支机构转型为法人子公司或二级分支机构。加快商会大厦、资产大厦等总部大楼规划建设,重点吸引金融、商务、物流、科研服务、上市企业等企业总部在江海集聚。
    三、优环境,加快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规划先行。立足加快城镇化步伐,科学布局,完成江海区(高新区)城市发展综合规划报批工作,抓好白水带风景区周边地段、礼乐片区和西江、蓬江河岸线利用等特定区域的规划研究。加快控规修编,将江睦水道以东、礼乐流沙围以南、江珠高速以西、南环路以北地段纳入控规编制范围。
    ——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十纵六横”道路建设,完善区域交通路网。推动金瓯路、胜利南路、江海客运枢纽等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江睦路(五邑路—金瓯路)、永康北路、富民东路建成通车,完成广中江高速江海段的征地拆迁,加快滘头东路、礼睦路等城投债项目建设,推进连海北路、胜利南路延长线等道路建设。加大协调力度,合理设置公交线路,增加公交数量和密度。
    ——加快农村发展。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名村示范村创建、社会保障等为重点,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继续加大投入,加快农村内涝整治、水利、道路等宜居工程建设,横沥水闸改(扩)建、虾蛟滘电排站、礼乐中沙水闸重建等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完成3条村的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和整治。强化以工促农,落实强农惠农财政补贴政策,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优化宜居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完成龙光塔至茶庵寺、主灌河东岸堤绿道建设。做好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后续管理和环卫管理,抓好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推进高新区垃圾中转站建设。加快社区道路改造,整治和改善占道经营、违章摆卖、停车难等问题,完善道路路灯,打造靓丽城市环境。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江海污水处理厂扩建和高新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加快江海污水处理厂截污管网二期工程、礼乐片区污水管网建设。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健全节能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系,继续推进清洁生产,全力压减能耗。
    四、惠民生,改善群众生活质量
    ——推进富民保障工程。拓宽就业、创业、投资、分红、社保和帮扶等渠道,多途径增加群众收入,重点做好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就业。继续提高社保扩面覆盖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面落实全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积极落实医改政策,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创建市卫生街1个,启动创建国家卫生街1个。完善救灾救济体系,全面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开展农村养老服务建设“幸福计划”和2个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礼乐社会福利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学前教育、素质教育发展和中心城区学校建设,落实公办幼儿园创建任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教育特色品牌,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加快创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稳定低生育水平,实施优生优育惠民工程,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深入推进统计“四大工程”建设,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各项工作。加强外侨、国防、审计、民族、宗教、老龄、新闻出版、人防、档案、地方志等事业发展。
    ——繁荣发展江海文化。加快群众体育、社区休闲等硬件设施建设,积极筹建集 “三馆”(文化馆、体育馆、博物馆)于一体的江海区文化中心,推进群众性体育运动和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继续推进文明创建,巩固创文成果,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文化艺术精品创作,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快陈少白故居等旅游设施建设,做好太虚拳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引进和发展新兴文化产业项目,提升文化旅游产业水平。
    五、重服务,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加强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的优势作用,培育江海区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启动江海区数字家庭建设,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确保年内全区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不少于15家。继续完善“三资”管理实施细则,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实现交易平台与农村廉政建设平台联网运行,提升农村“三资”效益。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完善购买机制,推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资质评判标准化。强化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开展省村(居)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全面推进村(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
    ——营造安全环境。以推进行业自律为重点,全面开展“两建”工作,建设具有江海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落实安全生产党政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考核制度,继续开展火灾隐患重点整治地区专项工作,强化交通疏导和监管,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继续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健全应急队伍、物资储备体系和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预防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坚持不懈地抓好打假、打私、打传、查无等专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启动“十大平安工程”,推进“平安江海”建设。加快改善治安环境,新增摄像头一批,完善区级治安视频监控平台,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和邪教活动。创新和加强信访工作,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进一步化解信访积案,引导群众依法上访,打击违法上访。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人民调解,加快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六、促规范,打造法治廉洁政府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继续推动科学、民主决策和决策评估,做好“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提高 决策科学性和实效性。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主动接受其监督,支持政协及其委员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提高议案、建议和提案的办理质量。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巩固扩大基层民主。加大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力度,提高执法部门执法水平,加强行政复议工作,规范行政行为。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
    ——落实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完成区级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简化行政程序,规范审批行为,提高政府运转效率。全面落实国家取消和免征有关事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规定。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和网上办事大厅江海分厅建设,推进一网式审批和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提升行政审批和服务时效。
     ——加强廉政作风建设。加强公务员队伍和机关作风建设,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强化绩效考评,落实行政过错追究制。倡导简洁明快、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作风,增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做到确定的事情少争议、不扯皮,形成合力,一抓到底。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加强督查督办,提升执行力。推行“三公”经费公开工作,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开源节流,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廉政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继续完善政府采购、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专项资金管理等制度。全面推进廉洁城区建设,继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加强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和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监管,预防腐败、保护干部。
各位代表,新年新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总定位是:实事求是定目标,奋发有为干工作,转变作风求实效。希望全区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埋头苦干、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凝心聚力,勇于创新,加快发展,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新江海而努力奋斗!
 
名词注解:
1. CEPA: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英文简称,包括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中央政府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2.IPO: “首次公开募股”的简称,是指企业透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发行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
3. “三旧”改造: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的重要措施,指“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的改造。
4.“三资”管理:即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
5.“三边”: 沿江边、沿路边、沿山边。
6.“一点二面三线”和 “一园二路三厂企”:“一点”即中江高速外海出入口,“二面”即区政府前广场绿化改造和高新区管委会前广场,“三线”即轻轨沿线绿化改造、龙光塔——茶菴寺绿道和江睦水道(礼东岸)绿道。“一园二路三厂企”即一个公园,两条道路,三家厂企的园林绿化工程。
7.“三促一帮”:促进扩大内需、促进进出口、促进转型升级、帮扶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8.“幸福家庭促进工程”:是通过有效整合各种宣传教育资源,深化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促进家庭的性别平等、婚育文明、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发展能力和幸福指数,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和幸福广东建设的一种工程。
9.“三打”、“两建“:“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和“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的简称。
10.统计“四大工程”:是指加快建设基本单位名录库、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联网直报系统、企业一套表制度。
11. “五个零增长”:即公务购车和用车经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党政机关出国(境)经费预算、办公经费预算零增长。
12.“三公”经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
13.“五个一”:即一个项目,一个领导带一套人马、一个制度、一抓到底。
14.“三资融合”:即地产资本、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
15.“十纵六横”: “十纵”:礼西路、胜利南路、南山路、江睦路、永康路、金星路扩建、得发路、东宁路、连海北路、礼睦路;“六横”:江南路西段、江门河南岸道路(天骄半岛)、滘头东路、五邑路扩宽、金瓯路扩建、南环路延长线。
16.“一岗双责”:指国家各级政府机关党员干部履行本职岗位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社会安定、安全生产工作负责(预防事故灾害发生,避免人员伤亡事故,减少社会治安案件)。
17.“十大平安工程”:即法治建设工程、民生保障工程、群众权益保障工程、社会矛盾化解工程、公共安全防控工程、人口服务管理工程、“两新”组织建设工程、信息网络服务保障工程、基层基础建设工程、平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