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来源:江海区政务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4-03-14 11:21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2014116日在江门市江海区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区长  周惠红


各位代表:

我代表江海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江门高新区和江海区合署办公并完成大部制改革的第一年。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全区上下团结一致,着力稳增长、惠民生、促和谐,较好完成了区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下同)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4.55亿元(根据联网上报数核算),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69亿元(联网上报数),增长17.8%;固定资产投资62.53亿元,增长1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1亿元,增长16.02%;外贸进出口总额22.27亿美元,增长4.05%;万元GDP能耗下降3.83%。全年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7亿元,增长13.11%;高新区、江海区区域税收总收入达18.38亿元,增长15.4%

——两区经济在融合中发展加快

实体经济发展加速。高新、江海两区58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7.21亿元、完成率107.74%,其中被列入市重点项目范围的30个项目投资完成率居全市第一。净增规模以上企业22家,机电产业产值突破150亿元。工业投资项目建设进展迅速。18个项目全部提前完成年度投资,量子高科微生态健康产业基地、建滔电子、崇达电路板等8个项目已投产或试产。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兑现各项各级财政扶持企业资金1.33亿元。量子高科被认定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培育)企业”,大冶摩托成为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第三产业发展明显加快。全市最大单体建筑专业市场——LED博览交易中心首期已基本封顶。核心区进一步完善,占地近1000亩的府西小区完成控规修编及整合开发实施方案。中环商业广场二期、江中珠游艇会项目奠基动工。酒店业蓄势待发,海逸酒店、碧桂园酒店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发展后劲日益增强。累计盘活闲置厂房10.5万平方米,推动银帆—巴斯夫合作项目等一批总投资超20亿元的项目引进落户。

——科技金融互融发展成效初显

江门高新区“一区多园”模式取得突破,江沙示范园区、鹤山工业城、鹤山龙湾工业园纳入“一区多园”管理。产业平台建设加快。规划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的省市共建广东(江门)汽车零部件产业专业园获省经信委授牌,园区首个项目德国线束试产。科技创新创业中心、科技创新创业园一期全面动工。高新区被认定为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已建成科技孵化器7.1万平方米,在孵企业79家、毕业企业23家。科技创新力度加大。预计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37.3%。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国家级创新资金项目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7个、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江海区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成立了全市首个知识产权法庭。全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2件,居全市首位。金融服务体系逐步成型。建立全省首个园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已有145户中小企业进行了信用评级,比评级前增加授信额度近16亿元。建设银行、融和农商行高新区科技支行挂牌成立,成为全市首批挂牌的科技支行。新增1家小额贷款公司。企业改制上市有新成效侍卫长成为全市首家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的企业,地尔汉宇通过了上市首发申请,聚科照明完成股份制改造。

——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完成两区城市综合发展规划的深化方案,两区规划融合迈入新阶段。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成功发行9.5亿元企业城投债,用于完善高新区基础设施。高新区公共码头项目已确定首期项目投资合作伙伴并签订框架合作意向书。共投入21亿元,完善交通路网。胜利南路(新中大道五邑路)已通车,永康北路已建成,金瓯路、江睦路、金星路升级改造等工程加紧施工,广中江高速公路江海段基本完成征地拆迁工作。推进道路亮化工程。完成路灯改造近3000盏,5个街道全部完成主要市政道路的亮化工作。改善排涝设施和水环境。完成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江海污水处理厂扩建、高新区工业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完成建设。横沥水闸、虾蛟电排站、江新联围外海堤段除险加固等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中沙水闸重建完成主体工程。大力推动节能减排,获评全市2012年节能考核第一名。实施精品绿化升级改造工程。投入超1800万元,新增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完成龙光塔至茶庵寺绿道、礼乐主灌河东岸绿道建设,南湖项目完成主体工程。

——宜居城乡建设推进加快

加快三旧”改造步伐。全区9个“三旧”改造项目的实施方案获市审批通过,总投资约50亿元。汇聪电器厂改造项目已完工并通过验收,兰花食品、江礼塑料厂等项目完成供地手续,沙津横头股围、春燕纺织等改造项目稳步推进。推进农村发展。圆满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和所有权地籍档案数字化工作。累计完成村庄整治规划编制29条,村庄整治25条,创建市、区级名村示范村15条。以麻二村民公寓为试点,推进村(居)现代公寓建设。出台江海区农村“三资”交易管理办法和管理考核细则,全区完成交易411宗,交易总额6645万元,增加集体收入970万元。北试点实行农村财务委托第三方托管。村级经济发展加快,预计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13亿元、增长11%,全区有38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入超百万元。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环卫投入,一线环卫工人补贴每人每月增加300元,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率100%,城区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100%。强化市场管理,礼乐中心市场创建为省“诚信示范市场”,全区161000平方米以上集贸市场全部完成升级改造。

——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高

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共2.95亿元,增长14.82%,十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社会保障程度稳步提高。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380/月和300/月,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710/月,均居全市前列。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5%。社保“一卡通”工作顺利完成。社会治理扎实推进。成立区内首个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江海区社会服务发展中心,新增社会组织30家,每万人拥有量居全市首位。注册义工占户籍人口比例在全市首破20%全区59个村(居)公共服务站建设基本完成,实现全覆盖。提前两年完成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礼乐文昌沙社区、头仁美社区创建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文化慈善福利事业持续发展。成立市区首家文化旅游发展公司,设立陈少白文学艺术奖,原创百姓健康舞《好日子》等首次入选省文联文化惠民项目。建成社区图书室(农家书屋)59家,在全区实现全覆盖。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立了12个综合性农村幸福院,礼乐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首期工程建设完成,外海清兰社区老人活动中心、直冲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成立农村慈善联谊会,创新开办“江海区残联创业扶持4H站”。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筹集各级资金527万元,对口帮扶开平市赤水镇、台山市都斛镇实现良好开局。

——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教育现代化进展加快。顺利通过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验收,基本完成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县(区)和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创建工作。九年免费义务教育范围扩大到全部中小学校。教育设施加快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部中小学校直饮水供应。推进幼儿园“规范促优”工程,新创建省一级幼儿园1所,市一级幼儿园9所。卫生计生事业不断发展。加快“平价医院、平价诊室、平价药包”建设,实现农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全覆盖。创建省卫生村2、市卫生镇(街)1个、卫生村3。全面落实优生健康惠民工程,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市下达指标范围内。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的信访问题。大力推进平安创建“十大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交通设施。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事故指标控制在市下达范围内,连续11年保持火灾事故零死亡。加强打假、打私、查无等工作,创建全省首个内河反走私工作站——江门市反走私巡防西江工作站。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行江海区餐饮行业食用油放心工程。强化应急管理,成功抵御“尤特”、“天兔”等超强台风,及时扑灭两起白水带山火,全区大局安全稳定。高质量完成征兵工作,参军入伍人数和新兵学历创历年之最。统战、妇女儿童、青年、工会、外事、侨务、宗教、新闻、人防、统计、物价、档案、地方志、红十字会、文联、工商联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政府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理顺高新、江海两区管理体制。顺利完成高新、江海两区13个相应党政内设机构合署办公,形成了大经济、大规划、大建设、大监管、大社会事务等大部门格局,实现了行政管理扁平化。配合市加快推进市与高新区、江海区的事权、财权改革。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出台街道和区直机关统一的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评价办法,公布实施了第一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共取消、转移和委托下放事项131项。区级网上办事大厅与市实现无缝对接,村(居)自助服务站点建设全部完成。选取两个民生项目,开展区本级财政预算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扎实建设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满意率含基本满意率均达100%开展法治文化十个一工程,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完善决策制度,印发了两区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办法。严格落实“八项规定”,整治庸懒散奢及“四风”问题,全面启动公务卡系统,开展公务用车整治,严控“三公”经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新建成3个廉洁村(居)示范点及廉政公园。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积极应对严峻经济形势挑战,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携手共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在此,我代表江海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所有关心支持江海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乡亲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外部环境和自身经济结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主要经济指标、高新区综合考核排位靠后。二是大项目引进未取得突破,项目难以落地,重大项目储备不足,第三产业发展仍相对滞后,影响了发展速度和后劲。三是园区科技活动活跃度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与国家高新区的科技实力要求还有差距。四是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仍需加大,土地、资金、环保等瓶颈制约仍比较突出。五是和谐社会仍存在不稳定因素,民生工作仍任重道远。六是政府服务流程需进一步优化,合署办公后续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对策,力争新的一年有新的突破。


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省、市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我区全面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九年大跨越”和两区顺利合署办公后扬帆起航的第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区委八届四次全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加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三大主要任务,以加快高新区发展为主导,以落实改革任务和承接事权下放为契机,坚持抓重大项目、抓民生改善不放松,全面提升两区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实现江门高新区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排名进位,谱写两区融合发展新篇章。

201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例达1.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控制在市下达指标范围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融合发展为动力,加快提升两区经济实力

要加快两区融合发展,必须夯实实体经济这一基础,狠抓项目落地和产业链条延伸,加快优化区域发展结构。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狠抓先进制造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光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LED博览交易中心首期建成营运,力促一诠科技、国晶光电、德力光电全面投产,形成“外延片生产—芯片制备—封装—下游应用产品生产”的产业链。做大做强机电、化工、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加快省市共建广东(江门)汽车零部件产业专业园建设,推动机电产业向200亿产业集群迈进。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核心区及三个副中心开发,加快府西小区整合开发和明泰新城建设,推进高新区234号地和南湖周边开发,中环商业广场二期、海逸酒店主体封顶,江中珠游艇会项目建成。发挥利生车城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礼乐汽车文化广场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工业产品物流和农产品物流,江门农副产品(冷链)配送中心项目落地,高新区公共码头正式动工,将物流业打造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之一。加大企业帮扶力度。落实诚信企业绿卡计划和新的商事登记制度,推广电子商务,壮大骨干企业和民营企业。积极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作用,在融资贴息、自主创新、企业用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倾斜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以上。

——抓好项目落地。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的体制优势、平台优势和政策优势,整合招商资源和队伍,提高招商实效和水平。建设招商大平台。加快开展预征地工作,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整理储备用地,预留土地用于优质大项目引进,做好礼乐约1900亩储备地的招商策划推进集约节约用地。完善工业项目准入评审和批后监管制度。充分利用村级自留用地资源,出台扶持政策激励村集体集中开发自留用地,建设标准厂房并引进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企业。清理、处置闲置土地,鼓励企业盘活闲置厂区,提升亩产效益,年内清理盘活闲置厂房超10万平方米。创新招商方式。发挥高新区工业园公司的平台作用,对优质企业探索厂房“先租后卖”的供给模式。加大力度解决在谈项目落地问题,确保信义玻璃二期、量子高科二期等总投资超30亿元的增资扩产项目及民生厨业二期、阪桥电子等意向企业的落户。储备重点招商项目10个以上,增资扩产项目5个以上。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落实“一个项目、一个责任领导带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重点项目推进制度,梳理优化项目推进的流程,突破用地、报批、出让、资金等瓶颈。出台两区关于进一步提高重点项目建设效能的意见,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力推进年度投资60.7亿元的57项重点项目建设。

——落实一区多园政策。按照“统一指导管理、统一产业规划、统一组织招商、统一考核评价、统一品牌塑造”的原则,统筹高新区各分园区发展。研究制定“一区多园”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以及分园区管理办法等政策细则,推进设立江门高新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促进高新区辐射带动各分园区产业集群发展。

二、以科技金融为抓手,加速提升国家高新区核心竞争力

要加快两区融合发展,必须突出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狠抓科技平台建设和园区金融创新,凝聚创新人才,建设科技新城。

——坚持科技驱动战略。围绕国家创新型科技试点园区建设,大力建设科技服务平台。加快“三资融合”总部科技园首期建设,发展总部经济。推进总投资近5亿元科技创新创业园、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二期等平台建设,年内建成孵化器、加速器10万平方米。发展科技型企业。新增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家,培育科技型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保持在37%以上。支持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和专利产品,引导企业参与标准编制,全区发明专利申请量超300件。

——提升科技与金融结合发展层次。完善企业外部信用评级模式,积极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暨金融科技产业化基地”创建试点工作。积极构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担保公司—金融租赁”的全方位融资体系,打造金融创新园区,覆盖不同规模企业需求。制定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研究设立5亿元的高新产业投资基金。加快高新区金融街建设,试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打造专营科技企业融资业务、辐射粤西地区的高新区科技支行品牌,新增小额贷款公司1家。落实与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设立分中心的合作意向,共同搭建集金融、科技、产业融合为一体的创新平台。借力资本市场推动一批优秀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做好“新三板”扩容准备工作,力争2家企业上市。

——增强科技人才驱动力。充分发挥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基地)及孵化器、加速器等载体作用,加快人才公寓等建设,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扶持政策,吸引、集聚和培养创新科研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强化人才服务,重点解决紧缺人才和特殊人才入户、医疗、子女入学、创业扶持等问题,完善园区配套功能设施,增强各类人才归属感。

三、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支撑,建设产城结合的山水新城

要加快两区融合发展,必须突出产业与城市、山与水的结合,以城市功能完善增创发展优势,增强城市竞争力。

——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突出规划先行。加强山体保护与滨水岸线塑造,完善高新区江海区城市综合发展规划。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研究工作,实现“三旧”改造用地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加快三旧改造项目动工步伐。有序推动麻园片区改造,改善白水带周边环境。完成油湾片区、下沙棚区改造前期工作,优化滨水空间。加快沿路边改造工程,确保春燕纺织厂、沙津横头股围、兰花味精、银星股份合作社项目年内动工建设。加强城市管理。落实市、区建管分离改革,组建专业队伍,加强对城市道路及市政设施的管理和养护。大力整治占道经营与违章摆卖行为,坚决遏制违建增长不良势头。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力度,完成高新区垃圾压缩中转站工程建设并投入运营。落实“五个常态化”机制,继续巩固创文成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行农村基层“政经分离”试点,改善农村基层治理结构。探索农村“三资”财务委托第三方管理模式。继续推进幸福新农村建设,创建名村示范村5条。完成120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

——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启动高新区二期城投债发行工作,继续加快“十纵六横”等区域重大路网建设。全面完成广中江高速公路江海段征地拆迁工作,连海南路、富民路东段等建成通车,加快胜利南路(五邑路—金瓯路)、金瓯路、江睦路、连海北路、江门河南岸道路等建设,胜利南路延长线、南环路东延线等完成征地拆迁。强化配套完善。配合做好江海汽车客运站建设,完善轻轨站场周边规划建设。继续投入1000万元实施市政道路升级改造工程。

——推进城市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水网、水利体系建设和整治,切实解决水污染和内涝问题。配合市完成江海生活污水处理厂配套截污管网工程(二期)建设,加快礼乐片区污水管网建设,高新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全面投入使用。完善水利设施,启动北湖、南冲电排站建设工作,完善南湖绿化配套工程,加快礼东礼西围易涝区整治和13座水闸加固工程,完成横沥河整治项目建设。以社区公园、街边公园、景观路升级改造为重点,抓好见缝插绿工作,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1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3%以上。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污染物总量减排,加大空气污染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偷排、偷放等污染环境的行为,推行清洁生产,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持续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要加快两区融合发展,必须突出打造“大民政”,建立适度普惠民生保障福利体系,做好2014年十项民生实事,不折不扣地兑现对群众的承诺。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工资和收入正常增长机制,着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大困难人员和农民工群体就业帮扶力度,完成社保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年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建立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诚信评价机制,重点解决拖欠工资等劳动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工作。继续提高低保救助水平和五保供养水平,完善三级慈善网络。创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先行先创区,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探索“医养结合、医保介入”的养老模式,各街道年内建成至少1个养老服务站。深入推进对口扶贫开发工作。完成市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

——发展教育事业。巩固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工作成果,加快礼乐二中、头小学新教学楼和礼乐中学图书馆等教育设施改造项目建设。加大学前教育和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创建省一级幼儿园2家。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完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省健康村试点和省“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镇(街)的申报工作。加大医改投入力度,积极推动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努力解决医疗用房不足等问题。全面落实各项计生家庭优待、奖励和扶助政策,保持我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推进各项事业进步。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推动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向异地务工人员全覆盖。完成“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和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用好侨乡优势,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工商联、宗教、红十字会等团体的联系,进一步做好统战、外事侨务、国防、双拥、新闻、人防、档案、地方志等工作。

五、以社会治理为重点,不断提升社会和谐程度

要加快两区融合发展,必须推动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强化社会治理。继续抓好社会管理创新观察项目和试点项目工作,出台社会建设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加大公共财政倾斜力度,实现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化,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壮大社工人才、志愿者和义工队伍,创建社会组织总数超128,提前一年完成省下达的每万人8个的工作目标。建设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继续理顺街道、村(居)两级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体制,完成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省级示范点的创建工作。

——保障大局安全。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平安创建“十大工程”,完成新一届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提高初信初访问题化解率,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舆情引导,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深入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坚持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重点做好危化品、建筑施工和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有效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控制一般事故发生。坚持抓好“三防”、森林防火、打假、打私、打传、查无等工作,发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作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发展群众文化。筹建高新区新闻中心,加强江门高新区形象宣传,创作具有两区文化特色的微电影,包装宣传高新、江海。重点打造江门演艺中心、新东方文化广场和文化中心三个文化大平台,举办好第三届江海区文化艺术节。加大旅游推广力度,策划陈少白主题旅游开发,发展休闲娱乐、传统文明、产业文化相结合的旅游产业。完善基层文化设施,推进书画摄影艺术、舞蹈、武术、图书进工业区、社区、学校,广泛开展传统特色群众性文体活动。

六、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全面建设高效清廉政府

要加快两区融合发展,必须突出主动承接事权下移,支持改革,落实改革,提高政府执行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政府。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围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制订两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方案,提前谋划落实改革的措施。配合完成市对区的事权改革。衔接和落实好市赋予高新区市级国土管理、投资审批、科技审批等43管理权限及市本级下放江海区的事权,主动完善承接事权下移配套。完善网上办事大厅行政审批事项,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及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进一步压减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率。改革财政管理体制。衔接好市区财政管理体制调整方案,落实好高新区一级财政管理权限,推进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调整完善街道三保一激励一转移支付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向街道简政放权,以改革促进两区融合发展。尽快完善两区合署办公后续机制。认真做好对接和职能划分,完善咨询、协调、决策、监督和运营五位一体的运行机制,探索工业园公司新的运营模式。确保公有资产保值增值。整合高新、江海两区资产,加强对资产平台公司的考核,积极发展自建物业,通过资产运营管理实现公有资产规模滚动壮大。

——提高科学施政能力。认真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其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支持民主党派建言献策,重视社会团体的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成立两区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委员会,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提高决策科学水平。坚持依法行政,落实“六五普法”,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做好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和司法救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建设廉洁高效政府。严格遵守“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坚持厉行节约,严控三公经费开支。规范公务接待和公务用车,提高“三公”经费监管信息化技术手段。改进办事难、环节多、推诿扯皮、政令不畅等不良风气,提高政府执行力。完善督查督办和绩效管理考评机制,强化牵头部门的责任,倡导深入一线、一抓到底、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加强对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的实时检查和突击检查,坚持执行问责机制,动真格、治懒,真正将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力度,加强对重点部门、关键岗位、敏感环节的监管,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发生。

各位代表,新的征途已经开启,新的目标必须有新的作为。让我们乘着中央、省、市加快改革和两区合署办公的东风,同心同德,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全力抓好全年目标任务落实,为建设宜业宜居的山水科技新城而努力奋斗!

有关用语说明:

1联网上报数:规模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向国家统计局数据服务器直报的经济运行数据。

2一区多园:以江门高新区原所辖区域为核心园区,将江门市条件成熟的工业园区纳入江门高新区的分园区,将各分园区以拓展区委托管理的形式整合在一起,并针对不同园区的实际情况实行不同的政策,保障市本级、各园区的原有利益不变,形成“一区多园”的共赢发展模式。

3.孵化器、加速器: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

4毕业企业:在孵化器完成孵化,可以进行扩大再生产的企业。

5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是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公开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其主业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

6.“三旧改造: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措施,指“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的改造。

7三资管理: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

8.社保一卡通各项社会保险信息“通”用一张卡,方便参保者随时随地查询自己的权益记录,方便、快捷地享受社会保障服务。

9江海区残联创业扶持4H站:以“创业扶持”为核心模式,重在宣传“帮助(help·希望(hope·家庭(home·和谐(harmony)”,简称“4H,意为通过社会的帮助,为残疾人带来生活的希望,将站点变成新的“家”,促进残疾人内心及社会的和谐。

10平安创建十大工程法治建设工程、民生保障工程、群众权益保障工程、社会矛盾化解工程、公共安全防控工程、人口服务管理工程、“两新”组织建设工程、信息网络服务保障工程、基层基础建设工程、平安文化。

11一岗双责:国家各级政府机关党员干部履行本职岗位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社会安定、安全生产工作负责(预防事故灾害发生,避免人员伤亡事故,减少社会治安案件)。

12法治文化十个一工程建设一条法治文化绿道、一个法治文化公园、一个法治文化小广场,打造一个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村(社区)法制教育基地示范点,推广电子屏幕普法方式,开展一次法制微电影征集比赛、领导干部学法培训活动、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编印一套普法教育丛书。

13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

14八项规定习近平总书记于20121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项决议。主要内容为:一要改进调查研究作风;二要精简会议活动;三要精简文件简报;四要规范出访活动;五要改进警卫工作;六要改进新闻报道;七要严格文稿发表;八要厉行勤俭节约。

15.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16三资融合:地产资本、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

17新三板: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新三板”挂牌对象面向国家级高科技园区企业。

18五个常态化集贸市场评比、卫生环境明查暗访、一线督查督办、文明共建和实绩考核常态化。

19十纵六横:十纵:礼西路、胜利南路、南山路、江睦路、永康路、金星路扩建、得发路、东宁路、连海北路、礼睦路;六横:江南路西段、江门河南岸道路(天骄半岛)、头东路、五邑路扩宽、金瓯路扩建、南环路延长线。

20大民政:相对于传统的民政工作而言,大民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人为本,关注和服务的对象扩大到低收入者、边缘人群和流动人口;兼顾过去的发展基础,也着眼今天的现实和未来的发展战略;既讲制度创新,也讲服务创新,更讲价值重塑。






海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                   2014113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