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江海动态

以法之名,用爱搭桥—记托起希望的“引路人”江海区社区矫正延伸管教警察黎小慧

文章来源:本网  更新时间:2025-08-13 09:45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黎小慧,是江门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名干警。自2024年被选派到江门市江海区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以来,他始终相信“教育矫正的本质是心与心的对话”,把“学中干、干中学”当作成长密码,在按需施教中深耕细作,成为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的重要“引路人”。

    他是扎根基层的释法人。延伸管教工作,要做到对社区矫正对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明辨是非、心服口服,才能促使其真心悔改。无论是在教育课堂,还是查访谈话训诫,他都不忘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将法理与情理相结合,深入剖析身边触手可及的鲜活案例,教育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敬畏法律、反省自身。一年多来,共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入矫宣告202次、训诫警示64次、讲授法治教育课48场,有效提升了社区矫正对象身份意识、法律意识。

图片1.png

    社区矫正对象范某,因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处缓刑一年。起初他浑然不知其违法犯罪的严重性,不配合监管,他多次利用集中教育和个别谈话向范某深入浅出解读各款法律条文、社区矫正的管理规定和被撤销缓行的案例,还迁就配合范某的个人时间,多次利用平时下班时间、周末休息时间,与范某促膝长谈,要求其认清身份、摆正位置,积极接受监管。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引导,帮助范某化解抵触情绪,在入矫三个月后,范某已经端正态度能够积极主动配合监管。       

    他是用专业与情怀点燃他人希望的贴心人。针对社区矫正对象法治观念淡薄特点,他在日常交流中,采用“刚柔并济”策略,通过言传身教和人文关怀,引导社区矫正对象认罪悔罪、痛改前非。一年多来,他经常头顶烈日组织社矫对象开展队列训练36次,安排社区矫正对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班7场次,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普法宣传活动6场次。

图片2.png

    他是用温度搭桥的引路人。社区矫正对象大部分都有思想包袱和精神压力,对前途和生活失去信心。对有生活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他总是以“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困”的态度,不畏风雨、加班加点地开展实地走访,贴近社区矫正对象了解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与司法所制定有针对性帮扶措施。社区矫正对象谭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缓刑二年,因家庭变故,需独立抚养两名小孩,家庭经济情况困难,他多次与司法所同事上门家访,了解其工作和生活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联系相关部门,对其开展帮扶慰问,传递了对困难社区矫正对象的关怀之情。一年多来,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谈心谈话500人次,实地走访社区矫正对象796人次,帮助辖区群众实现视频会见120余人次,群众满意率100%。

图片3.png

    “每个迷途者心里,都有一扇等着被耐心推开的门。”黎小慧总说,社区矫正没有“标准答案”,但“真诚不敷衍、耐心不放弃”就是万能钥匙。从走访记录上密密麻麻的标注,到手机里存着的请销假社区矫正对象发来的“报平安”信息,他用“慢功夫”证明:法律的威严之外,耐心的重量,足以托起一个灵魂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