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江海动态

站在产业新风口!江海企业推动机器人技术在更多场景应用

文章来源:江门日报  更新时间:2025-04-10 13:47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酷炫的机械臂⚙️

image.png

华丽的专利墙🎖️

image.png

当你走进

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有股纯粹的“工业”味

⬇️⬇️

在生产车间里,研发人员正在根据客户需求设计优化新能源锂电池自动化设备。完成研发测试后,这些高度自动化的设备将被送到锂电设备客户手中,投入新能源电池生产线上。

在新能源机器人自动化行业的赛道上,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早在2017年投入研发,并于2019年正式上市锂电自动化设备产品。由于产品的稳定性较强,一经上市就得到客户的普遍认可,订单正在稳步增长。

南大机器人专注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行业生产系统集成。南方+ 张泳渝 拍摄

今年是南大机器人落户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深耕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的第十个年头。“作为本地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们见证了江门在机器人领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志强说。

image.png

瞄准制造环节智能化转型

2016年,刚在深圳注册成立1年的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选择到江门创业,成为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的校办企业,与学校共同探索高度市场化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促进了学院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一支来自深圳的核心研发团队,带着二十多年自动化从业经验,正式在江门落地生根。由于团队成员熟悉运动控制、机器视觉算法、机械原理等核心技术,企业形成专业结构优、研发能力强的技术创新体系。据统计,南大机器人目前共申请知识产权100多项,其中,已经授权的包括11个发明专利、59个实用新型专利和21个软件著作权。

南大机器人于2019年正式上市锂电自动化设备产品。南方+ 张泳渝 拍摄

在短短十年里,企业发展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

“江门是广东重要的工业和制造业大市,在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江门拥有35个,工业门类位居全省前列。”周志强谈及当时选择落户江门的原因,“这三者构成江门‘传统、新兴未来’的立体化产业体系,意味着江门具有丰富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依托江门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近年来,南大机器人加大研发力度,专注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行业生产系统集成。目前,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使得产品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物流、医疗等多个领域。

但南大机器人并不打算止步于此。“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优质服务,推动机器人技术在更多场景中的应用,助力江门的产业升级。”周志强表示。

在产品上融入更多人工智能

在南大机器人的生产车间,来自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的学生在校企导师的指导下,对设备进行装配。

在南大机器人的生产车间,来自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的学生在校企导师的指导下,对设备进行装配。  南方+ 张泳渝 拍摄

作为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的机器人研发中心主任,周志强大力推动校企深度融合,探索现代学徒制改革,并带领团队获得多项专利,企业获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等多项荣誉,在专业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与江门这座城市“深度捆绑”,就是南大机器人的发展策略。“江门有各大产业链,制造环节智能化转型需求旺盛,我们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在江门初步形成产业链,在应用、零配件、研发等都能提供优质和低成本的本地化服务。”周志强表示。

目前,江门市正在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提出实施“机器人+”行动,打造形成具有江门特色的机器人产业发展集聚区。站在产业的新风口,南大机器人计划持续加大人工智能和工业机器人的投入与研发,在现有工业自动化产品的基础上,融入更多人工智能。

谈及对江门市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建议,周志强表示,一方面,江门应以应用为先,通过应用带动产业链的发展,政府部门应多组织技术合作交流会或产业链应用交流会,推动本地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配件、应用的生态圈;另一方面,政府积极帮助本地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解决企业在初创期的各种问题,如投融资方面的需求、研发团队人才需求等,助力企业克服初创期的困难,加速成长。

来源:南方+(记者/张泳渝 通讯员/况琼琪 摄像/剪辑: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