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
月历被翻到最后一页
2024年即将退场
趁时光未晚
幻想抓住那一缕冬日阳光
跟着地名游江海
这次
我们不如换个口味
来一场“佛系”之旅
白水带下,少白故里,藏着一处被时光温柔拥抱的秘境——茶庵寺。诗曰:“闹市红尘藏蓬莱,五马归槽有净土。”
从江门市区出发,大概二十分钟就到了“茶庵古寺”的牌坊,真有“才离城市即山林,古刹停骖一解襟”的感觉。
许和发 摄
茶庵又称茶庵古寺、六祖寺,是江门市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曾是唐朝天文学家高僧一行禅师的栖身之所。他云游至此,结庐而居,日间种茶,晚上观星。明朝万历年间,进士陈吾德敬仰一行高僧,倡议建寺以作纪念,于是,一座砖瓦结构的寺庙拔地而起,承续着一段传奇。后因寺内供奉六祖佛像,又添“六祖寺”之名。
步入茶庵古寺牌坊,一口池塘映入眼帘,荷叶已褪去了夏日的碧绿,静静地躺在水面上,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而在夏天,这里荷花竞艳,粉白相间,于碧绿荷叶间摇曳生姿。池畔,古桥横跨,石桥斑驳,连接着过往与今朝,漫步其上,仿佛穿越时空。
彭伟宗 摄
冬日暖阳下,池边的凉亭内,人们或阅读,或低语,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闲适。
穿过“六祖寺”门楼,茶庵书屋的红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周遭的绿意形成鲜明对比,格外引人注目。
茶庵古寺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市民生活的舞台。无论是打太极的老者,跳广场舞的大妈,还是晨跑的年轻人,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彭伟宗 摄
70岁的陈伯,是这里做了十几年的义工,他日复一日地清扫着古寺,每当有人经过,他总爱分享古寺的故事,从容淡泊。“这里环境幽静,负离子多,每次待上一会儿,就感觉神清气爽,特别舒服。”陈伯说。
茶庵寺内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上刻有“小朱明洞”四个大字。据《龙溪乡志》记载:“……(一行)唐中宗神龙初至冈州,爱外海五马归槽山,即山麓结菴、种茶,呼为小朱明洞。”
步入寺内,一行禅师的塑像庄严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为了致敬“大胆无畏,勇往直前”的行者精神,江海区将安全应急产业园区中一条新修建的道路命名为“一行路”,这不仅方便了交通,更是对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与致敬。
岁月更迭,茶庵寺历经修缮十余次,方显今日之貌。1981年,江门市人民政府拨巨款40万元重修茶庵,把茶庵风景区命为“茶庵公园”,并把后山的陈少白先生之墓划入风景区。在茶庵寺后山,还有抗日英雄陈冠时烈士纪念碑及有关主题纪念碑林,距离陈少白先生之墓仅40步远。
古寺前不远处有一口古井,这就是传说中的“龙溪第一泉”。泉水清澈甘美,用它来泡茶,味道甘醇可口,沁人心脾。时值初冬,叶落纷飞,然此井却奇迹般地无叶沾染,世人皆奇,誉之为“无叶井”。
迎着夕阳,下山的路上变得欢快无比,绿树红花,鸟语花香,和自然融合在一起,清净之心、浩然之正气油然而生。
茶庵寺
每一处风景都藏着故事
在这里
时间变得柔软,心灵得以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