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切实筑牢基层疫情防控法治屏障,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市司法局组织我市400余名村(社区)法律顾问下沉基层一线,通过普法宣讲、入户宣传、志愿服务等多元形式,以专业法律知识为群众筑起“防疫法治屏障”。截至10月9号,累计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讲1165场次,入户宣传2473人次,实现普法宣传全覆盖。发放疫情防控宣传资料3000余份;参与清理杂草、倾倒积水、灭蚊消杀等防疫志愿服务超100人次,捐赠矿泉水、灭蚊片等防疫物资,全力助推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高位统筹部署,压实防控责任。
为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职能作用,提升群众依法防控意识、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市司法局精准印发《关于组织村(社区)法律顾问律师做好国庆中秋假期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方案》。方案中明确界定村(社区)法律顾问在疫情防控中的职能定位、具体工作任务及责任要求,推动各县(市、区)司法局迅速响应、精准落实相关部署。同时,各县(市、区)同步联动村(社区)“两委”力量,严格执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构建起“司法行政+法律顾问+基层组织”的协同防控格局。例如,恩平市通过宣传海报、宣传车、LED屏等形式,宣传疫情防控法律知识,推动疫情防控普法宣传进社区、农村,进医院、防控场所,进企业、机关。蓬江区建立“每日调度、问题销号”闭环机制,实时收集防控法律需求,动态调整律师服务重点,确保对钉子村工作开展情况的重点跟踪落实。
创新普法模式,实现宣传全覆盖。 全市村(社区)法律顾问围绕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核心需求,主动创新服务场景、优化服务方式,推动法治宣传深度融入基层防控各环节,实现法治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是普法宣讲“接地气”。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核心法律法规,结合江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要求,重点解读不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法律后果,引导基层干部群众依法履行个人防控责任,主动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筑牢群防群控的基层基础。二是入户宣传“靶向准”。法律顾问律师主动下沉至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及居民家中,开展“一户一策”靶向宣传。通过向群众发放疫情防控宣传资料普及防控知识,针对环境卫生薄弱住户,重点讲解蚊虫滋生危害,细致询问家庭垃圾清理、积水倾倒情况,引导群众科学、依法参与疫情防控。三是立体普法“覆盖全”。各县(市、区)结合辖区工作实际,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普法网络。例如,江海区利用村(社区)干部“早晚研判、中午休息”的碎片时间开展“面对面”宣讲,针对防控难点突出的“钉子村”,组建“法律顾问+网格员+志愿者”专项小分队,上门“点对点”发放宣传资料及防蚊物资;新会区针对普法过程中发现的“部分老年村民理解困难”“个别区域宣传频次不足”等问题,及时指导法律顾问调整宣传策略,通过增加方言讲解、补充入户宣传次数等方式,确保普法工作落地见效;台山市引导村(社区)法律顾问同步扮演“宣传员、调解员、督导员”三重角色,在开展集中宣讲的同时,协助调解防疫相关纠纷,推动防控工作依法规范开展;开平市针对部分镇街因疫情防控需要无法开展线下活动的实际情况,通过村居法律顾问微信群、村委会工作群等渠道,及时推送疫情防控政策解读、典型案例分析等普法材料,确保普法宣传的全覆盖。 下沉一线服务,强化防控合力。 法律顾问律师在推进普法宣讲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服务边界,凭借 “实务参与+矛盾化解”的双轨工作模式,为基层疫情防控工作注入坚实的法治力量。在实务参与层面,法律顾问律师主动融入村(社区)防疫志愿服务体系,积极协助开展各类爱国卫生行动。从倾倒积水、清除杂草,到蚊虫消杀、派发蚊片等具体工作,他们全程参与,与卫健部门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及其他志愿者紧密协作,有效凝聚起多方联动的防控合力。其中,鹤山市的法律顾问团队还主动捐赠矿泉水、八宝粥等物资,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充分展现了法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在矛盾化解层面,对防控中因消杀范围、防疫措施配合等引发的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介入调解,妥善化解各方分歧,成功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消除在萌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