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江海动态 > 部门动态

聚焦“三化” 江南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提速升级

文章来源:本网  更新时间:2025-07-10 09:45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江海区江南司法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等法律法规,以落实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管和教育矫治为核心,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新举措,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精细化监管”、“透明化考核”、“个性化帮扶”。

    监管精细化,站稳社区矫正工作落脚点

    建立“共性+个性”双维清单管理体系。共性清单明确“必修”课程,聚焦法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基础内容,确保社区矫正对象筑牢法律意识、重塑价值观念。个性清单则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家庭因素、教育背景、就业需求等个体差异,量身定制“选修”内容。依托广东省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实时记录教育帮扶进度,实现“一人一档、全程留痕”,让任务变得可视化,可追踪,效果能够科学评估。社区矫正对象可通过手机端APP随时查看任务要求、完成进度及考核评价,有效激发自主学习意识。同时,联合社区民警、网格员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走访,通过走访和个别谈话教育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生活和工作动态,及时调整矫正方案和监督管理措施,做到个性化矫正。自推行以来,社区矫正对象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任务完成率提升至98%,身份意识、法治意识与融入社会能力显著增强。2024年以来,在册社区矫正对象无发生脱管漏管和被决定机关监管的情况。

    考核透明化,促进社区矫正工作良循环

    为提高社区矫正对象参与矫正的主观能动性,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量,确保矫正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严格管理、普通管理,在考核周期内实时对不遵守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扣分、训诫或者警告处理。在周期考核时进行量化汇总,并将考核结果公布,同时根据考核结果决定是否调整管理类别。根据矫正对象的当面和电话报告、学法教育、思想汇报、公益劳动等情况进行季度考核量化计分,每考核周期(季度)公布一次考核结果,增强了矫正工作的透明度,让矫正对象自我对照,以“上进”带动“后进”,改正恶习,重塑自我,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帮扶个性化,确保帮扶工作精准有温度

    对身体有残疾、疾病等情况的社区矫正对象,根据其实际,适时调整矫正方案和措施,实施个性化矫正。高度重视矫正对象的思想建设问题,对矫正对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积极引导,通过集中教育,给矫正对象灌输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通过与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一对一”谈心的方式,了解其近期的生活、工作状态,对于有就业困难的社矫对象,帮助其克服“等、靠、要”的惰性思想,树立劳动光荣、自立自强、勇于担责的理念,进一步推动他们回归社会走上正轨。2024年以来,共进行就业推荐、就学及其他帮扶40多人次,增长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