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江海动态 > 部门动态

织牢织密生命“救护网”,江海区红十字“救”在身边

文章来源:本网  更新时间:2024-12-11 18:58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织牢织密生命“救护网”,江海区红十字“救”在身边


  活力四射的校园球场上,车辆不断驶过的道路旁,人流涌动的商场⋯⋯近年来,随着江海区红十字会持续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公众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率和公共场所急救设备配备率不断提升,公众的急救能力显著增强,敢于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的“急救侠”越来越多,应急救护工作进一步实现“由训到救”转变。近两年,江海区红十字会共开展取证培训773人,普及培训惠及17.5万人,累计在学校、社区、交通场站等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人体除颤仪(AED)48台,这张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救护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让培训“触手可及”

  2024年,江海区红十字会积极争取市红十字会、区科技局的支持,依托江门市安全应急科普体验中心,合作共建市、区两级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基地位于江海区创智城6楼,建设场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是集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应急救护、应急物品商店的“五维一体”生命健康安全教育的科普实训场馆。目前基地已向6000人提供优质体验课程和培训服务,开展活动场次153次。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佛山市高明区等各地红十字会“慕名”到现场参观,纷纷为江海点赞。

  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专业的应急救护培训,江海区在全市首创网络直播应急救护培训新模式,连续4年在“直播江门”APP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直播,超过24万人次在线观看。

  江海区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依托,“触角”向基层延伸,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宣传和服务。吸收基层医生加入红十字会队伍,近年来培养了42名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成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资。在礼乐街道英南村的“红十字博爱家园”,近期也配备AED,建设了“博爱急救站”,这也是江海区第一个村级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站,打通培训进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让AED守护健康

  为了逐步普及大型商场、公园、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AED急救设备配备率,江海区红十字会于2019年启动“AED守护计划”,助力江门市成为继深圳、广州后,全省第三个由红十字会在公共场所设置AED的城市,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在全区重点场所投放48台AED设备,同时完善发布“AED地图”,帮助有需要的群众及时找到“身边”的AED设备。

  江海区红十字会探索共建共享共融模式,通过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多元力量,打造全方位的AED守护体系。如近期联合公安系统启动“AED守护计划——警务场所与执法执勤车辆配置AED”项目,为辖区每个派出所各配置1台AED,同步加强使用操作和急救应用的培训,警务人员变身全天在岗的“救护员”。联合区总工会为江南街道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江门演艺中心站点)、江门船厂户外劳动者驿站等多地配备AED和急救箱,如今劳动者爱心驿站不仅为广大户外劳动者提供饮水、热饭、充电、休息等生活照料设施,还变身“爱心救护站”,提供全天候健康服务。不少民营医疗机构也纷纷响应号召自行配置AED,外海街道麻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捐赠6台AED,凝聚卫生健康系统力量,为江海区居民带来健康守护。

  为破解采购经费有限的“难题”,江海区红十字会积极撬动社会资源,积极搭建由政府部门、社会爱心企业、慈善团体或个人共同参与的捐赠平台,形成了有效吸纳捐助、科学配置安装、广泛宣传培训的良性循环机制。如开展“58人道公益日”“99公益日”活动,公益日项目筹款全部用于采购配置AED和开展培训,其中2024年江海区红十字系统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筹款总额和参与人数均创历史新高。近日,江海区红十字会向江海区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江海消防大队、景贤小学、外海中学等单位移交8台AED,皆使用公益日筹款采购所得。

  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深入人心

  江海区红十字会不断提升群众自救互救水平,面向学校、企业、社区、机关大力开展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帮助广大群众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两年来,线上线下普及应急救护知识超17.5万人次,有力营造良好的急救互助社会氛围。

  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应急救护知识“飞入”千家万户。今年11月9—10日晚,在江海区万达广场,由江海区红十字会、区卫生健康局指导和江海万达广场主办的应急救护技能科普夜市暨中医药健康夜市活力“出摊”,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资化身“摊主”,点亮市民健康夜生活,4000多人逛夜市、学急救,600多名群众亲历“沉浸式”体验心肺复苏和AED操作,成功打卡急救技能训练小游戏。在江海广场举办连续2届“世界急救日”活动,周边居民纷纷驻足观看、积极上台学习模拟操作,零距离接触“急救”,2023年的“世界急救日”活动还吸引40多人报名参与红十字培训班,考取江海区首批CPR+AED证书。

  随着应急救护工作的不断深入,身边的“生命守护者”遍布各行各业。“应急红”助力“火焰蓝”,江海消防大队的消防员学习应急救护知识已经形成常态化机制,消防战士全员都是红十字救护员,持证率达100%,区红十字会还为消防救援队伍配备了AED,注入专业的应急救护能力。江海今年增加上百名快速移动“第一响应人”,联合区总工会开展3常新业态劳动者应急救护培训,让外卖小哥、网约司机变身“行走的红十字救护员”,共同打造“5分钟、24小时、能救、会救、敢救”的城市末端救援圈。

  江海区将水域安全教育列入红十字生命教育内容,结合应急救护知识“进校园”,每年夏季到中小学校开展青少年水域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以“防溺水”为重点的防灾避险知识技能,近几年受惠师生达11.4万人次,成功打造“生命之舟,伴你远航”品牌项目。在辖区配置12台水上救援机器人,加强水上救援力量。

  去年,市红十字会举办应急救护技能大赛,江海区救护员们获得全市第二的成绩,充分展现江海区应急救护综合实力。下一步,江海区红十字会将继续擦亮“红十字‘救’在身边”品牌,创新培训平台,加强师资建设,组建应急救护志愿队伍,不断扩大应急救护培训的覆盖面,提高全民危机意识和抗风险能力,推动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纳入“院前急救体系”建设,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新风尚,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协同、企业参与、群众主体、公众受益的有速度、有温度的生命“急救圈”。(通讯员:马尚君)

图片1.png

江海区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江门市安全应急科普体验中心)

图片2.png

网络直播应急救护培训现场

图片3.png

逛夜市,学急救

图片4.png

“世界急救日”活动

图片5.png

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资为消防队员进行培训

图片6.png

新业态劳动者应急救护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