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江海动态 > 政务动态

超5000工业企业撑起江海区智能机器人全链条产业

文章来源:江门高新发布  更新时间:2025-05-21 16:16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当珠三角制造业重镇

遇上智能时代浪潮

一场传统与创新的“化学反应”

正在江海区上演!

这个以家电、摩托车零部件等产业闻名的制造基地,如今正将智能机器人产业作为激活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支点。

image.png

        同川科技。江门日报记者 陈婵 摄


        今年以来,蓝点触控、同川科技等企业拉满生产“进度条”,占地175亩的江门市安全应急(政法)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则勾勒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区域实践新图景。作为广东省唯一实现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全覆盖的城市核心区,江海区扬起“智造江海”风帆,精准卡位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机遇,向外界生动展示出在人工智能技术竞争中突出重围、勇闯“产业高地”的奋进姿态。

图片

        蓝点触控(江门)车间。江门日报记者 龚静 摄


        一、政策引领:激发产业创新“新动能”

        近年来,广东智能机器人产业以领跑者姿态迅猛崛起,依托产业链条完整、制造根基深厚、应用场景多元、研发实力强劲、市场前景广阔等核心优势,稳居国内产业第一梯队。《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为产业发展锚定航向,今年3月出台的《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更为产业注入澎湃动能,推动发展势能持续跃升。

        今年以来,江门市多次召开智能机器人产业专题会议,部署推进工作任务,并多次深入江海区蓝点触控、同川科技、南大机器人等机器人企业开展产业调研,提出要立足特色优势,加快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成群成势,建设创新能力强的机器人特色产业集聚区。为此,江海区迅速成立推进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加强对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负责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同时,江海区计划出台智能机器人产业扶持若干措施,从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人才激励等方面,对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给予扶持。此外,江海区开展精准招商,围绕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瞄准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核心零部件企业、系统集成企业等,开展精准招商活动,吸引优质项目和企业落户江海区,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完善产业生态体系。

图片

        德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从省级政策赋能到市区联动落子,江海区正以政策“组合拳”打通产业创新链路,一幅“规划引领、要素集聚、生态完善”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新图景正加速铺展。


        二、平台赋能:打造产业协同“生态圈”

        江海区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优势得天独厚。首先是应用场景丰富,江门拥有35个工业大类的完备产业体系,传统制造业转型需求大,为机器人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作为全球机器人力传感器领跑者,蓝点触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鹏玲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揭示了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选择江海区的深层逻辑。“选择到江海区成立分公司,就是考虑到公司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水暖卫浴、五金制品等传统产业,公司产品在江门及其周边城市拥有大量的应用需求。”


图片


        蓝点触控(江门)研发生产的机器人自动打磨抛光工作站。


        其次是产业配套完备,江海区汇聚超5000家工业企业,超120家亿元级企业,6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下游配套完备,企业落地即可享全链条支持,从原材料供应到零部件加工,再到产品销售等环节,都能在当地或周边地区得到较好的解决。“江海区作为制造业基地,适合承担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量产,依托本地产业基础和应用场景,形成‘研发在外地+制造在江海’的双引擎模式。”张鹏玲说。


同川科技生产车间。南方+记者 董有逸 摄

        同川科技生产车间。南方+记者 董有逸 摄



        “江海区的这些优势为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同川科技(江门)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晓龙表示,在江海区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产业资源和配套能力,借助侨乡优势拓展海外市场,同时较低的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降低了企业成本,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深圳市同川科技有限公司江门分公司谐波减速器突破海外技术封锁,成为国内头部企业和国产替代标杆。南方+记者 董有逸 摄

        深圳市同川科技有限公司江门分公司谐波减速器突破海外技术封锁,成为国内头部企业和国产替代标杆。南方+记者 董有逸 摄


        为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江海区积极打造高水平产业平台,其中江门市安全应急(政法)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备受瞩目。该园区位于江门国家安全应急产业园核心区内,占地175亩,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聚焦安全应急、政法等领域智能机器人产业,致力于成为大湾区西岸智能机器人创新高地,吸引全球优质企业及配套入驻。

image.png

        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邱昱 摄

        目前,江海区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间通过合作实现技术共享和优势互补,攻克多项技术难题。蓝点触控与深圳优必选、宇树科技等企业稳定合作,其研发的六维力传感器占据行业头部市场;同川科技依托深圳固高技术支持,在江门实现谐波减速器量产,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三、企业聚集: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

        企业的集聚,既是江海区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根基,更是该区布局新兴产业的信心源泉。目前,江海区智能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已聚集数十家,涵盖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组件、中游本体制造与系统集成、下游应用场景与服务等重点领域,产业集聚效应初显。特别是产业链上游,江海区企业在伺服电机、减速器、传感器等多个重点产业环节具备优势,具有实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快速集聚发展的潜力。

        在伺服电机和微电机方面,德昌电机在微电机和集成电机系统的设计、研发及制造等领域全球领先;蒙德电气在伺服驱动器研发、制造等领域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减速器领域,同川科技谐波减速器突破海外技术封锁,成为国内头部企业和国产替代标杆。近年该公司产销量连年翻倍,其生产的谐波减速器,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占有15%的市场份额。沈晓龙说:“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四,今年以来销售增长了一倍,未来目标是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今年销售订单同比增长2倍以上,计划在江海区扩大生产规模,厂区面积较之前翻倍。”张鹏玲表示。蓝点触控是全球力觉感知技术领跑者,其自主研发的六维力传感器和关节扭矩传感器重复精度达0.1%FS(满量程),响应速度毫秒级,打破了海外垄断,是国内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代表企业。而恒敏智控在传感器技术研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拥有多项首创的传感器产品,是行业内的技术领先者之一。

        在机器人产业下游的应用场景与服务领域,江海区同样有由重庆迪马工业投资的江门迪邑机器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项目。目前,智能机器人成为迪马工业的六大产品线之一,已从特种机器人产品向产业、商业机器人产品升级。除了消防灭火机器人以外,迪马还研发出新能源果园植保机器人、商用无水清洁机器人等。未来,将有更多迪马研发的机器人产品在江海区生产制造,解决多个行业场景问题。

图片

        江海区将打造全市首个集聚式机器人产业培育重点园区。图为园区效果图。


        从政策引领到平台支撑,从企业集聚到技术突破,江海区正以智能机器人产业为突破口,为“百千万工程”在区域层面的落地提供生动范本。随着“外地研发(总部)+江海制造”等模式的创新深化,这片制造业热土正加速崛起为大湾区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新高地,在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的碰撞中,书写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