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江海动态 > 政务动态

承载着众多外海居民独家记忆的外海商场走过一甲子 “老百货”让年轻人“很上头”

文章来源:江门日报  更新时间:2023-10-12 11:22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阿娴,我儿子要结婚啦,来‘扯’一点红布。”10月3日上午8时,外海商场刚开门营业,家住外海街道直冲村的陈伯给娴姨塞了一把喜糖,并“扯”了一块红布。

  国庆期间,娴姨经营的外海商场格外热闹,尤其是很多为孩子筹备婚礼的长辈都来这里为晚辈准备“挂红”的红布。

  外海商场位于江海区大康路,是“老外海人”记忆中的“网红”商场。这里建于20世纪60年代,如今已经营了60余年之久,可谓是当地名副其实的老牌商场,承载着“60后”至“90后”外海人的童年记忆。

  “来外海商场‘扯’红布在我们那个年代,非常有面子!”陈伯笑着说,年轻时,他父亲也是在外海商场“扯”过红布。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何榕


  口口相传的“老字号” 

       外海商场走过一甲子

  “在我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外海商场就已经在这里了。”娴姨是外海商场的第三任经营者,但外海商场与她的缘分却已经超过50年。“外海商场陪伴我的日子甚至比我老公还长。”娴姨打趣道,“我快和它一起走过一个甲子了。”

  外海商场曾隶属于外海供销社,是一家国有商场,也是当时外海最大的商场。对于彼时的外海人而言,最洋气的事情就是相约逛外海商场。

  “我小时候经常和父亲一起来外海商场。”娴姨告诉记者,她父亲曾经是外海供销社的一名统计员,因此她从小就经常在外海商场玩耍,这里每一个角落她都很熟悉,“成为一名供销社的销售员是我当时的梦想。”

  长大后,娴姨也如愿成为外海供销社的一员,加入了外海五金交电。

  改革开放后,基层供销社实现政企分离。在娴姨工作没多久,外海供销社实行“承包制改革”。“当时,我们基层供销社分批承包给私人,参与市场竞争。”娴姨告诉记者,由于童年的情感,她和同事分别承包了外海五金交电和外海商场。

  2017年,外海商场的经营者退休,娴姨正式接手外海商场,也成为这里唯一的经营者。

  当记者问起娴姨为什么要在即将退休的年纪选择再次“创业”、接手外海商场时,她笑笑并没有多言。

  水磨石地板、类似马赛克的墙砖、猪肝色扶手……外海商场这些年一直维持着老百货的原貌,店里依旧挂着用繁体字书写的“欢迎光临,多谢惠顾”等上世纪七八年代的海报。被网友戏称的“省被”“省桶”“省凳”“省盆”和童年的铁皮小玩具,这里仍然能买到。

  “这里,还有这里,都是原来的布局,几十年都没有改变,都是老街坊的念想。”陈伯在外海生活了几十年,他依旧习惯来这里买重要时刻的“必需品”。“在我看来,外海商场商品一直有质量保障,在市场竞争中略胜一筹,物资也比较齐全。”陈伯说。

  的确,为了保证外海商场的商品质量,每一任经营者都严把质量关。“我们做的是街坊生意,也是口碑生意。外海商场这个‘老字号’,我们一定要守好。”娴姨向记者展示进货清单,她表示“虽然我们没办法做到价格最廉,但我们一定能保证物美。”


  街坊童年的独家记忆

  这里有承载回忆的老物件

  “哇!这里有白猫爽身粉。这是我小时候经常用的品牌,大概有10年没有见过了。”“90后”阿敏同记者来到外海商场,惊奇地发现了她童年的记忆。阿敏告诉记者,曾经为了找到白猫爽身粉,她找遍了整个江门,这个味道是她记忆中最好闻的味道。

  这个并不大的商场里,挤满了许多老物件,曾经童年的记忆都能在这里找到。娴姨回忆,每隔一个月都会有几位“香港客”来这里买“上海牌”花露水。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一来二往他们却成为娴姨心中的熟客,每到月底她都会主动帮忙留几瓶。

  “要一双布鞋。”中秋节当天,阿如带着女儿买了双绣花布鞋,用来搭配女儿精美的汉服,而这小小的布鞋却承载着阿如童年的记忆。“1995年,也是差不多10月左右,我在这里买了人生中第一双五星布鞋。”阿如回忆,因为当年家里条件不好,买双新鞋对她来说是一种奢望。阿如告诉记者,她与外海商场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七日香、百雀羚、友谊面脂、回力鞋、搪瓷杯……从几元到几十元,这些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老物件,在外海商场一应俱全。“希望每个顾客回来都能在这里找到记忆中的物品。”娴姨用“初心不改”形容外海商场,“几十年来,外海商场更新了货架,但布局依旧。变了就没有之前的那个味道了!”娴姨若有所思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