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江海动态 > 政务动态

江海区积极推动组织振兴、产业振兴和乡村旅游有机融合 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结硕果

文章来源:江门日报  更新时间:2021-10-28 14:52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文/图 见习记者/陈婵 通讯员/陈志棱

  金秋十月,丰收已至。近日,记者走进江海区田间地头看到,蔬菜水果挂满藤蔓枝头,村民正在忙碌地采摘,游客穿梭其中,拍照打卡,共享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江海区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党建根基,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为有力抓手,积极推动组织振兴、产业振兴和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团结带领村民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幸福路。


  筑堡垒

  奠定发展坚实基础

  “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近年来,江海区充分发挥“头雁效应”,着力选好建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考核内容纳入年度“书记项目”,强化压实“头雁”责任。同时,从机关事业单位年轻干部中精准向62个村(社区)选派第一书记,实现全覆盖派驻,推动驻村第一书记发挥个人特长和部门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驻村(社区)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凝聚整合更多资源,“三清三拆三整治”“厕所革命”、巷道硬底化、垃圾分类等深化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扎实推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乡村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现乡村振兴,建强基层组织是关键。除落实驻村(社区)第一书记的工作部署外,江海区深入贯彻“头雁工程”“双培工程”,先后选拔一批有本事、想干事、敢担当、善治理的人选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选聘优秀大学生作为后备干部。村(社区)“两委”班子主动担当,坚持走村入户了解民意,立足实际,谋划乡村发展蓝图。

  为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江海区全面推行党员责任岗制度,设置脱贫致富岗、生态环保岗、护村平安岗等六大岗位。党员干部根据自身条件认领岗位,结合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制度,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参与环境治理、乡村振兴工作,激发农村发展、农民自强、农业升级的内生动力。


  谋产业

  探索发展全新路径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江海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发展葡萄、桃花、火龙果等特色产业,千方百计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村民就业增收。如今,葡萄节、桃花文化节办起来了,“农家乐”开起来了……一幅产业振兴的美丽画卷在江海徐徐展开。

  种下桃花树,美化乡村路。在礼乐街道向东村党总支的带领下,桃花特色产业成为向东村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面对疫情带来的桃花销量受阻问题,向东村党总支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通过村“两委”班子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入户访谈等,广泛听取意见,认真调查研究,探索桃花双线销售模式。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主动购买,并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形式转发宣传,使滞销变直销。街道领导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村干部等走进直播间,为桃花推介,为花农代言,将桃花销往全国各地。

  为进一步拓展销路,谋求长远发展,向东村党总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资源下沉,为村民建起“桃花路”,打造网红打卡点,吸引游客前来现场购花,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在稳定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江海区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拓展农业功能,持续推进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打造集休闲、娱乐、美食、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品牌,实现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礼乐街道英南村立足本土,建成了七彩南堡、党建文化公园、农家书屋等一批网红打卡点;江南街道横坑经济社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五彩斑斓的“彩虹村”,让乡村旅游助力产业振兴,形成了特色的脱贫致富之路。


  搭架构

  强化发展全面升级

  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互动,是巩固拓展扶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江海区立足实际,强化党建引领,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鼓励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各类型民营企业开展协作和联合,发挥企业优势,结合自身实际助力乡村振兴。

  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引导下,礼乐街道丰盛村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多种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蔬菜种植、葡萄种植等优势产业,助力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让昔日的困难村“逆袭”为“示范村”。

  外海街道直冲村党委立足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万企兴万村”经济共荣、互助互惠的模式,将党支部建在村民小组上、建到工业园区中,鼓励引导村民到厂企务工,既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又促进就业、增加村民经济收入。据不完全统计,直冲村在园区企业就业的村民达数百名。同时,村党委牵头打造江海区首家村级工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园区党组织、党员、职工和周边群众提供活动场所,形成“村企共建、资源共享、经济共荣、发展共进”的良好格局。

  据了解,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的经济环境下,直冲村园区企业产值不降反升,达到13亿元,创税8300多万元。园区企业效益持续攀升的同时,实现工业经济反哺农业农村,直冲村集体经济逐年增长,2020年首次突破5000万元。企业以出资捐助、志愿服务等形式积极参与村内慈善事业、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村企发展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