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江海动态 > 政务动态

高新区(江海区)交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高分答卷绘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画卷

文章来源:江门日报  更新时间:2021-01-13 18:38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三五”期间,高新区(江海区)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底线,以打造全市最大高效农业、休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区为目标,扎实推进都市农业生态公园和乡村绿廊建设;聚焦“厕所革命”“三清三拆三整治”“百日拆违”“四好农村路”以及河道“五清”等一批群众关注度高的工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

  在这场跨越五年的考验中,高新区(江海区)交出了一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的高分答卷:在全省126个县(市、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9项指标中,高新区(江海区)8项单项指标完成率以及总成绩均排名全省并列第一;在2019年度获得省抽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粤西片区第一名,市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第一名,综合评价均为“优秀”等次,获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同时,经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2020年度江海区农村工作突出贡献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奖励项目,成为全市第一个被批准设立农村工作类表彰项目的县级单位。此外,全区259个自然村实现“三清三拆三整治”环境基础整治,完成率达100%,其中48个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五大“美丽行动”初见成效;三大攻坚战取得扎实成效,空气质量稳步改善,PM2.5指标浓度降至23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最优水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全域环卫一体化工作落地见效,地表水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100%……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高新(江海)生态画卷已经绘就。

健全机制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纵览发展全局,高新区(江海区)一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为目标,持续推进污染防治行动。

  早在2017年,该区就组建了以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双主任的区环境保护委员会,成员包括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区有关部门相关负责同志,统筹、协调、推动全区环境保护工作,区职能部门及各街道分工负责、齐抓共管,推进各项污染防治工作。同时,把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任务纳入考核督办,通过实施“双公开”“双考核”“双问责”的措施手段,强化举措,标本兼治,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攻坚任务落实到位。

  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该区重视健全相关机制,印发《高新区(江海区)各街道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规定》,明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制度,形成“大环保”工作格局,不断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础;修订出台《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生态文明“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办法》,把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推动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有效落实。

  在打好蓝天保卫战方面,高新区(江海区)从源头抓起,对工业企业污染源进行整治,同时,在大气环境走航监测、工地扬尘防治、道路扬尘防治、露天焚烧整治、柴油车污染专项治理、非道路移动机械废气排放整治、道路及周边环境提升等方面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

  在工业污染源治理方面,该区全面推进54家VOCs重点监管企业“一企一策”整治,生物质燃料锅炉和高污染燃料锅炉已全部完成清洁能源改造或注销关停;综合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506家。共出动执法人员24000余人次,检查企业11000余家次,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28宗,罚没金额1092万元;限期整改125家,责令停产3家,以铁手段、严执法持续打好环境质量改善攻坚战。移动污染源治理方面,淘汰黄标车549辆,组织实施重型柴油车污染防治,强化联合执法,建立运输企业和用车大户的重型柴油车车辆排放控制档案;落实渣土运输扬尘防治。

  在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面,高新区(江海区)成立区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领导小组,切实落实扬尘污染防治行业监管责任。同时,完善工地扬尘防治管理体系,制定强化道路扬尘防控工作方案,重点加强对新开工工地、有土方作业工地、市政道路工程、网格化平台微站附近工地和扬尘管理问题突出的工地进行巡查。加大道路洒水降尘工作频次,建立全覆盖网格化监管体系,严格管控露天焚烧。此外,层层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污染天气应对,落实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防控联动工作机制。

生态优先

建设美丽宜居幸福家园

  早晨,漫步于白水带公园,市民会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大“氧吧”;午后,行走在城央绿廊,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遮阳伞不再是不可或缺的出行工具;傍晚,置身于龙溪湖公园,天边的落霞与满眼的翠绿交相辉映,景色迷人……这番“十二时辰美景”,就是高新区(江海区)坚持生态优先,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宜居幸福家园的重要见证。

  “十三五”时期,高新区(江海区)加快推进市区黑臭水体全面整治工作,投入约9.6亿元启动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并对列入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监管平台的麻园河、龙溪河、礼乐中心河进行重点整治,截至2020年8月,高新区(江海区)已全面消除黑臭现象。

  河流水质的明显改善,印证了高新区(江海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但要保持水质的长期稳定,还得从源头抓起。

  为实现河道长治久清,高新区(江海区)全面推进河湖“清四乱”“五清”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区已清理河道水浮莲及水面垃圾9694.7吨、清理违章建(构)筑物270处约17.92万平方米、清淤河流长94.28公里,基本实现无河道违法建筑、无非法排污、无大面积漂浮垃圾、无行洪障碍、无明显黑臭。

  该区还继续深化河湖管理机制,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制度,通过聘请第三方社会机构,每月对22个水质监测点进行监测和通报,发布“红黑榜”,倒逼限时整改。同时,不定期开展暗访巡查,坚持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进一步压实河长职责和加强自查自纠,坚决打赢碧水攻坚战。

  高新区(江海区)地处中心城区,水体整治工作关乎市民生活体验。为深化源头治理,该区进一步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效能,通过污水管网建设、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措施,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截至目前,该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34万吨/天,污水管网建设逐步实现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城镇排水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除此以外,土壤污染也是影响环境的一大因素。为打好净土保卫战,高新区(江海区)对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及工业园区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详查,并建立部门土壤污染防治信息共享和工作协调机制,严格管控工业污染。

  针对“散乱污”工业企业,高新区(江海区)重拳出击,采取关停取缔、搬迁入园、升级改造、加强监管等强有力措施,全力促进污染工业企业清理退出、技改提升、转型升级,强力推动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全面形成高压治污、绿色循环发展的良好态势。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该区加大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依法对危险废物进行安全无害化处置。

  “通过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进行监测,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市生态环境局江海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同时,高新区(江海区)强化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有效防范人居环境风险。严格落实《江门市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土壤环境管理实施方案(试行)》,从土地储备到供应实行全流程监管,保障土地开发利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强化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储备、收回等环节的监管,加强土地供应环节的监管。该区未出现污染地块被开发利用的情况,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

  除了关注工业污染,高新区(江海区)还在农业污染问题上实行“控源截污”,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实现农用地安全利用。该区依据农用地土壤详查成果,对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耕地分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着力推进中轻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目前,该区安全利用面积已完成15.3平方公里,严格管控面积已完成5.1万平方米,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可达到90%以上,满足《江海区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目标要求。

全域推进

农村面貌实现蝶变

  近年来,高新区(江海区)以“三清三拆三整治”“百日治违”“四好农村路建设”“厕所革命”等作为主要“武器”,在全区259个自然村发动全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统筹推进“五大美丽”专项行动,“廊道”范围“三治理两提升”整治行动成果显现,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有力有序开展,铁腕攻克田间窝棚乱象,高质量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各项目标任务,切实改善以往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实现了农村面貌的蝶变,城乡保洁覆盖面、垃圾有效处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48个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礼乐街道英南村的夏日总是特别热闹,河水清澈干净、紫花风铃鲜艳,村民坐在一旁的石椅上怡然自得,小孩在公园内嬉笑打闹。据驻村第一书记陈少武介绍,英南村“绿水景美”的重现,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十三五”以来,高新区(江海区)在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巩固“三清三拆三整治”“三清一改”环境整治成效。在此过程中,该区加快补齐四好农村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短板,抓好农村改厕查漏补缺、农村“三线”治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建设,建立健全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

  随着基础打好,该区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工程,梯次打造特色精品村,串联建设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如东红村的乡村博物馆、英南村的七彩南堡、横坑村的彩虹屋等,逐步成为当地较为热门的“网红”乡村,优化提升“七彩南堡—荷香生态园—萤火虫之夜”免费乡村旅游线路,打响江海乡村游特色品牌,助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在此过程中,高新区(江海区)成立了以区分管领导为组长、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负责人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针对礼乐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进行项目规划、指导实施、绩效评估、方案制订等。

  在“生态农业”的加持下,如巨峰葡萄、桃花、南美白对虾等一批乡村“特产”成为拉动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助力,各村依靠自身的生态美景与农作物,吸引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催生“美丽经济”,实现蝶变。

  不仅要“建”,更要“管”。去年11月,高新区(江海区)全面实施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作业,由区、街、村三级共同发力,整合原来分散在各级各领域的城乡道路、水域、绿化、城市家具等“墙到墙”公共空间的所有保洁内容,统筹考虑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工作,真正实现保洁内容全覆盖、保洁区域无死角、城乡统筹齐推进,同时体现“管干分离、市场运作”,构建起“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市场化运作、一体化管理”格局,破解此前存在多年的多头管理、真空地带等老大难问题,真正实现了“一把扫扫到边”。

  据了解,此次改革覆盖到全区26个社区、36个村,整合全区各条城市道路、水域、城市家具等所有要素,全区垃圾的“扫、收、转、运、处”全由一家主体企业负责,进一步提升环卫质量和效率,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

统筹/李雨溪 文/罗霈 图/郭永乐 李雨溪 彭伟宗 顾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