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020年高新区(江海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进会召开,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区委围绕工业提质增效、城市更新建设、科技提升进位、民生服务优化、社会事业发展、乡村振兴加速六个方面,精心提炼九大重点工作,计划安排100项重点项目,精心描绘好新一年的发展蓝图。与往年相比,这九大重点工作结构更清晰、思路更新颖、目标更精确、步子更大,力争做到定位准确、办法对路、措施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新区(江海区)下非常之功,全力推进百项重点项目、九大重点工作。目前,九大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如何?给高新区(江海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推动力?即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聚焦江海九大重点工作,敬请垂注。
时下,江海区都市农业生态区内,肥沃的土地上,高附加值蔬菜、瓜果、花卉奋力生长,阡陌纵横的农田水利,通畅整洁的柏油公路,干净漂亮的农家院落,绽放异彩的生态产业,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近年来,高新区(江海区)始终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全面振兴、重点突破,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均取得初步成效。
今年的双重推进会上,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提出要继续发力,全面完成都市农业生态公园启动区的建设,推动农业产业高端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推进乡村绿廊建设,将其打造成集休闲运动、田园野趣、龙舟文体于一体的生态活力绿廊。
打好“生态牌”
美丽乡村不走寻常路
今年的盛夏时节,高新区(江海区)乡村更加缤纷,都市农业生态公园里的莲藕种植区,各色荷花竞相绽放,在这里,游客们不仅能欣赏到千亩荷花的壮美景观,还能吃莲子、尝莲藕,泛舟荷塘上,体验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美景、美食是如何发展而来的?这就是依托江海乡村的独特优势,以生态农业为切入点,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美丽农业文章做足,催生的“美丽经济”。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江海区都市农业生态公园项目就是江海区都市农业生态区的主要抓手,该区率先打造互动性强、休闲度高的莲藕种植区,不仅为城乡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好去处,更打造了集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休闲农业、科技农业于一体的综合农业产业园,打好“生态牌”,兴产业、旺人气。
江海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负责人表示,都市农业生态公园项目从去年起开始酝酿,提前配置好完善的排灌系统,完成机耕道路硬底化建设,并接通农用水电,实现土地集中流转,并启动招商计划,力争打造体验式都市生态农业新名片,今年即使受到疫情影响,生态公园项目仍坚持满负荷推进,把建设进度“抢”回来,同时坚持打造高质量项目,“莲藕种植区内的莲花都是远道而来的湘莲、湖北杂交莲,湘莲口感可谓‘独步天下’,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荷塘里的莲花也是白粉相交,极具韵味,美丽醉人。”项目建设公司江海区正顺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莲藕种植区荷花初现,就成为了今年全市有名的“网红打卡地”,每天吸引上千名游客驻足,而江海区都市农业生态公园的建设还在继续,将以“一廊四区”为格局,打造1.6公里乡村绿廊,荷乡园、水稻油菜花田、无公害蔬果种植区、休闲渔业区有机融合,规划大规模种植礼乐巨峰、阳光玫瑰等高品质葡萄,并引进台湾青枣等名品果类,经营天然无公害蔬果园,还计划搭建新潮前沿的乡间互动采摘区,游客可认领田块,体验农耕生活。
江海区的“生态牌”不只生态公园一张,每年春暖花开之际,江海乡村便苏醒过来,桃花节、葡萄节、生态旅游节等各节庆纷至沓来,“乱花渐欲迷人眼”,一批批游客走进江海区。节庆的背后,江海区“生态牌”打得响亮,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无形中进行了“第二次创业”,增强游客的体验性和参与性,辖区餐饮、娱乐、购物等配套设施建设,接待水平也随之提高,“一个网红乡村点、一个产业集群”的格局逐渐形成,为“美丽经济”加分。
可以看到,依托江海乡村特有资源,再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让乡村的土地价值翻番,可逐渐形成一条全新的产业链。借力巨峰葡萄这一特色产业金闪闪的“名片”,今年刚刚过去的礼乐葡萄节再次让江海区的名字、礼乐的葡萄长期“霸屏”朋友圈,节庆中200多家葡萄园同时开放,采摘游玩、直播带货、特色乡村游多管齐下,仅开幕当天就吸引3万多人参与,吸引了城区乃至其它城市的旅游者,让当地村民享受到了“乡村旅游”带来的好处,越来越多的农民依靠乡村旅游吃上了“旅游饭”。
上周,江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再发布“七彩南堡—荷乡生态园—萤火虫之夜”全新主题乡村旅游新线路,串联乡村生态资源,进一步带活江海经济、带旺人气,省政府官方微信广东发布发出推文封面推送,江海区美丽乡村“C位出道”。
做好“宜居文”
描绘乡村新画卷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礼乐街道英南村内,木浆色的栅栏围满菜园、春色烂漫的花坛沿墙蜿蜒、宽敞的村道干净整洁,村民住着宽敞的房子,吃着自己种的粮食蔬菜,这里既有城市的洁净便利,也有农村的安静祥和,美丽村庄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乡村田园与文明生活融为一体,这是江海区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也是江海区网红乡村静谧迷人的另一面。
从“三清三拆三整治”到城乡全域环境整治,该区下足功夫,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强化思想宣传,实现干群联动,让广大农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精心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在今年的环境整治中,外海街道制定《2020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1+10”》行动方案,在扎实推进全域环境整治得基础上,以环境整治“七大专项行动”为抓手,从中总结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从“清”开始,清理私家菜园,清运杂草杂物100余吨,清理河岸垃圾、堆积物,清除河岸杂草、杂树,清除违法耕种……一组组数字描绘出近段时间以来,外海街道各处雷厉风行的清理情景。
各村、社区的整治经验也在环境整治中不断升级,石鹤利社区巧用“加减乘除法” 开展环境治理,打造社区“文化墙”、群众“活课堂”;七西村全村大搞垃圾分类,干部进家门,群众分得清;东南村以党支部带动,打好环境整治“组合拳”,按照“四议两公开”议事制度直接通过8项整治项目……村(社区)面貌、群众生活方式在环境整治中不断改善,每个村(社区)都是一道风景。
礼乐街道各村(社区)持续对巷道、河溪等公共场所进行地毯式摸排,将马路、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的杂草杂物、建筑废料全部进行清理;各村(社区)还因地制宜出动挖掘机和运输车开展河道清理,努力实现河渠面无垃圾漂浮、河中无污泥堆积。
礼乐街道还进一步狠抓农田看护房整治,同时解决群众的实际耕作需求,街道负责人带队,先后前往中山沙溪镇和多家箱式本板房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调研,学习农田看护房标准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农田看护房建设方案,着力建成一批样式统一、经济实用、便于推广的礼乐特色农田看护房,让田间地头干净整洁、富有特色,让乡村宜游更宜居。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高新区(江海区)树立久久为功的思想认识,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常抓,反复抓,持之以恒,形成常态。同时,注重培植乡村文化涵养、传播乡风文明新时尚,提升美丽乡村“气质”。一方面,通过老党员、老乡贤、老模范树立标杆,引导教育农村群众向榜样看齐,自觉改变行为陋习,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另一方面,尊重自然环境,保护村庄风貌,注重对村庄中的老房屋、老树木、老物件的保护与利用,打造文化墙,传承优秀艺术,留下了乡愁记忆。与此同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载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不断提升美丽乡村的内涵。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李雨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