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中的有害成分和在贮存、利用、处置不当的条件下新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可对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堆放的固体废物会占用大片土地,同时经受风吹日晒雨淋的侵蚀,有害物质挥发和溶出,会杀灭土壤中担负着碳循环和氮循环任务的部分微生物,使土壤丧失腐解能力,严重时导致寸草不生和荒漠化。固体废物中的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进入土壤之后,还可能在土壤和植物中富集浓缩,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②随意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一部分会随着天然降水和地表径流流入或者随风迁移进入河流湖泊,污染地表水体;还有一部分可能渗滤到土壤中,进入地下水。例如,部分不规范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色度和部分重金属含量及大肠杆菌数等指数都严重超标。将固体废物直接倾倒于河流、湖泊或海洋,会导致河床淤塞、水面减小,影响水利工程设施的运转,其中的有害物质会造成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③固体废物随意堆放时,其中的细微颗粒会随着大风飞扬,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研究表明:当风力在4级以上时,粒径小于1.5cm的粉末就会被风刮起,其扬尘高度可达20~50m以上,在大风季节期间可使可见度降低30~70%。另外,堆积的固体废物由于微生物作用会产生甲烷、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并带有恶臭。
④固体废物在不当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也会产生粉尘和有害气体,比如,二恶英、多环芳烃、甲烷、二氧化硫等,如不采取净化措施,将对大气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