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微信

微博

江海政务微信

江海政务微博

手机版

无障碍

本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移动端 > 政务公开 > 江海动态 > 本地动态

高新区(江海区)大力推进“厕所革命” “厕所革命”江海实践亮点纷呈

文章来源:江门日报  更新时间:2019-04-11 15:09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去年,高新区(江海区)着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投入经费1300余万元,全力推进街道公共厕所和景区旅游厕所建设,全区共新建和升级改造村(居)公厕62间(升级改造公厕41间,新建公厕21间),全面完成了每个行政村必须有一间公厕的“厕所革命”任务。

今年,推进“厕所革命”再次被纳入高新区(江海区)十件民生实事,一间间公厕建成投入使用,一场有温度的民生实践有序开展。昨日,记者走访了高新区(江海区)部分城区和乡村,一窥“厕所革命”江海实践的亮点与成效。

注重便民设施配套完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在高新区(江海区)最火的“打卡”景点之一白水带公园内,一间简约低调的示范性公厕引人关注。上午时分,记者来到白水带风景区第二牌坊的停车场,公厕掩映在绿树之中。晨运归来的市民进出,不时有一些市民前来饮水乘凉。沐浴室、母婴室、无障碍厕所……公厕设施全面,市民可在此解决多种需求。

白水带体育公园公厕门口两侧配置了残疾人无障碍通道。走进该公厕,绿植盛开,空气清新。根据篮球场活动人群的特点,女性沐浴间和男性沐浴间比例为1:2。体育公园负责人李昌全告诉记者,景区内每个公厕都安排了专人负责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公厕,确保地面干净无积水、内部通风无异味。

结合景区人流量大的特点,高新区(江海区)在建设公厕时,尤其注重便民设施的配套完善。

在江南文化广场公厕门前,是一条干净的绿道,行人不时走过。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以前经过一些公共厕所,都是捂着鼻子匆匆走过,现在都能慢行散步了。”走进厕所内可发现,室内新建了母婴室和第三卫生间。母婴室门前,滑动式“空闲中”和“使用中”按钮十分贴心;第三卫生间内针对不同群众需求,配置了母婴设备、残疾人专用如厕设备等,十分人性化。

公厕除了内部构造,外围环境也很“走心”。去年,江南文化广场规划重建,升级无障碍设施,对无障碍扶手高度、便器和坡道等进行改良。为确保改良得当,高新区(江海区)邀请残障工作者及辖区残障人士现场体验,将“厕所革命”工作做到实处,切实满足特殊人群需要。

探索厕所建设管理新模式

近年来,高新区(江海区)在突出厕所使用性的基础上加强“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厕所建设管理新模式,将“厕所革命”进行到底。

一方面,该区的新建、改造公厕都统一制作文明行业宣传用语,规范所有公厕内部标识及管理制度,并将制度内容统一上墙,营造良好的文明如厕氛围;另一方面加强全方位、全覆盖队伍培训,全区公厕保洁员确保做到全员培训上岗,切实提高作业技能。

“每间厕所都有专职的清洁人员,全天不定时对公厕进行清理。”李昌全指着厕所门口的公示牌,上面赫然写着厕所保洁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以及村委会的监督电话,市民们可以随时提意见、找到负责人。这一点外海街道麻三村嘉福市场厕所做得很有新意,由村干部做“所长”,负责厕所的一切大事小情,推而广之,外海街道也探索建立“所长制”,让每间乡村厕所都有自己的责任人。

除了日常培训,各间公厕的保洁员们也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保洁方法。“为满足市民对公厕的卫生需求,我们会利用檀香、清洁剂、洗衣粉、百洁布、干湿拖把等有效清洁工具来提升保洁效果,把公共卫生理念运用到公厕保洁中。”新民村公厕保洁员张阿姨说。

礼乐街道还强化监督考核,建立了厕所保洁管理激励机制。“对照管理合同和精细化管理办法,我们会重点查看保洁员在岗情况,是否做到全天候不间断保洁,对存在问题是否落实整改。督导考核组定期对公厕卫生情况进行检查评比,成绩优异的颁发流动红旗。”新民村委员梁笑珍介绍。

(文/图 李雨溪 罗霈)

23041554916994040.jpg

                       白水带公园内的公共卫生间。

站内地图 | 政务新媒体链接
本站版权所有:江门高新区管理委员会    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    
主办: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750-12345
备案序号:粤ICP备05085609号    粤公网安备:44070402440715    
网站标识码:4407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