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投资高新 > 营商资讯

“国字号”殊荣加身江门安全应急产业迈向新高度——江海高新区打造国家级安全应急产业标杆

文章来源:江海高新公众号、江门日报电子版  更新时间:2025-09-10 10:31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首批国家级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广东省三家入选园区之一,标志着江门安全应急产业正式跻身“国家队”,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以战略眼光谋篇布局,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

  江门高新区以应急照明与储能、应急特种装备、生命救护产品为主攻方向,形成覆盖监测预警、应急救援、智能防护的完整产业链。自2021年启动建设以来,园区累计引进安全应急产业项目29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1个,计划投资额超900亿元,亩均投资超1000万元、亩均产值超2000万元,年创税超50万元/亩,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从泽塔电源首季度产值破亿的“江海速度”,到东君照明、艺光科技占据国内市场超20%份额的“江海精度”,再到迪马实业消防应急机器人工厂的“江海高度”,园区正以“产业总部+孵化基地+加速园”的三级体系,打造大湾区安全应急产业创新策源地。

  以创新驱动激发活力,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面对2025年新质生产力发展浪潮,江门高新区率先布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园中园”,整合智慧治理技术创新中心与工业邻里中心资源,建设安全应急智能机器人产业园。蓝点触控、鹰视光电等首批入驻企业,将前沿力控技术、机器视觉算法深度融入应急场景,推动“AI+应急”模式落地。与此同时,园区依托江海智慧安全应急联合实验室,累计产出300余项科研成果、60余项专利,在无人机遥感、大流量消防泵等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相关装备入选工信部推广目录。

  以服务保障赋能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江门高新区以“产城人融合”为目标,近三年投资近200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建成38条主次干道及水电管网,配套工业邻里中心与高品质商业综合体,实现从“荒地鱼塘”到“产业新城”的蝶变。在开放合作层面,高新港“组合港” 、“一港通”模式使物流成本降低20%,珠江西岸首个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即将投运,助力企业“家门口通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等法律服务平台,则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法治保障,护航产业规范发展。

  站在新起点,江门高新区正以国家级特色园区为契机,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应急管理学院—产业园区”协同体系,构建"平急转换"的现代化安全应急产业生态,为筑牢公共安全防线、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江海力量。

  (本文摘自江海高新发布,部分内容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