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市江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704MB2C94689E/2020-00134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市江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成文日期: 2020-08-03
名称: 江门市江海区建立“158”机制推动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走深走实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08-0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江门市江海区建立“158”机制推动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走深走实

发布日期:2020-08-03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加强与退役军人的联系,打通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今年上半年,面对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江海区积极探索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新途径,建立健全“158”机制,扎实推进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1”——制定一项工作制度

  今年以来,江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全面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安排,按照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实施方案的要求,建立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工作制度。全局干部职工与一定数量的退役军人建立联系“结对子”,按照村(社区)级“周探望”、街道“月走访”、区级“季联络”工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沟通联络、走访慰问、谈心交心等活动,并结合春节、“八一”等重要时间节点上门入户,落实新兵入伍“四尊崇”,退役返乡“五关爱”,日常关怀“六必访”,确保江海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与退役军人常态化联系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5”——建立五项联系制度

  一是建立“1+1+2”联系基层机制。创新推动“一线工作法”,印发《关于建立江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分片挂钩联系街道工作制度的通知》,率先在全市建立“1+1+2”局领导挂钩联系基层制度。以“局班子成员+股室+基层街道(村、居)服务站”三者联动服务的形式,加强局机关与街道退役军人事务战线的沟通和互动。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对挂钩联系点的业务指导,不断提升服务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的能力。

  二是建立“1+1+5”联系退役军人机制。重点联系功臣模范、老复员军人、伤残军人、参战涉核退役人员、烈士遗属和特困退役军人。结合退役军人应急救助帮扶工作的实际,江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精心构建“1+1+5”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机制,即一名或两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一名孤老退役军人和五户重点优抚对象,定期逐户、逐人深入走访,多渠道摸排,全面准确把握重点帮扶对象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和家庭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让关怀在基层一线体现、矛盾在基层一线化解、困难在基层一线解决。疫情暴发后,为解决困难退役军人防疫需求,江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紧急采购防疫物资一批,启动“1+1+5”挂钩帮扶联系制度,走访75户困难退役军人、6户二等功臣,给他们送上慰问品和口罩等医疗防护物资,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指引他们正确佩戴口罩,筑起守护退役军人的生命“安全线”。

  三是联系重点军创企业机制。建立江海区军创企业台账,积极开展大走访大慰问活动,疫情期间下园区、走企业,重点帮扶冠奇纸品、宇辉厨具、鸿基制塑、中环置业等20余家军创企业,为他们解读疫情期间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并提供相应的防疫物资;及时协调各方关系,为军创企业与人社部门、财政部门之间搭建沟通桥梁,加强对军创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转;获悉疫情期间军创企业普遍人手紧缺的问题,马上发动退役老兵义工参与到企业车间生产一线,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四是联系创业人员机制。建立江海区创业人员台账,疫情期间,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收集全区受疫情影响的退役军人商户信息,为4家退役军人个体户提供帮扶解困服务。通过与物业公司沟通联系,成功为受疫情影响的退役军人个体户减少每月的店铺租金;积极协调拥军单位江门农业银行江海支行为退役军人制衣厂申请低息贷款,助力退役军人渡过创业难关。

  五是建立常态化互动机制。采取上门走访和网络联系相结合,在面对面交流的基础上,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网络视频等方式,开展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联系服务,提高双方互动频次,确保遇事及时沟通、意见及时反馈、服务及时到位。

  “8”——聚焦八项工作重点

  一是调查研究。结合“1+1+2”联系基层机制,江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建立局班子成员定期到基层调查研究制度,每月至少到所挂钩的街道开展调查研究1次,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个别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和掌握街道、村居二级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走访慰问、困难帮扶等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围绕退役军人广泛关心、工作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听取联系对象的意见建议,综合形成调研报告,为局机关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是宣传政策。借助区、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体系,组织人员定期下基层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及时向联系对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和地方有关退役军人的政策措施,确保联系对象掌握政策,自觉按政策规定办事。

  三是走访慰问。开展常态化走访慰问。结合“一人一档”建立动态档案,把结对帮扶对象的真实情况逐户摸查并登记造册,建立电子台账动态档案,全面了解我区结对帮扶对象的思想动态、生活水平条件变化情况,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自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工作全面开展以来,三级服务中心(站)衔接走访退役军人达4585人次,慰问优抚对象1300人次,解决退役军人实际困难106人次,发放慰问金约50万元,发放慰问品共计20多万元,实现了退役军人常态化走访联系全覆盖。

  四是困难帮扶。依托街道、村(居)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小规模、互动式的退役军人帮扶座谈交流,广泛听取退役军人意见建议,了解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的所思所想所盼,切实解决他们的合理诉求和困难。

  五是思想引导。对现实思想问题较多,个人诉求比较强烈的联系对象,主动做好教育引导和疏解转化工作。春节、“八一”前夕,着重安排走访个别参战退役人员,与他们面对面沟通,倾听他们的要求,尽最大可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难,将节日慰问与复退军人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对缓解矛盾、保持稳定、维护大局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确保重大节日期间涉军人员的政治稳定、思想稳定、活动稳定。

  六是落实政策。通过常态化联系,了解退役军人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及时摸清矛盾问题,找准症结、拿出对策,依法维护好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去年,通过成立专案小组、多部门协调沟通、查阅资料和文件依据,成功化解一起长达17年的退役军人信访积案,为1名退役军人恢复军转干部身份,使其享受企业军转干部退休待遇,获赠锦旗。

  七是荣誉激励。联合我区相关部门先后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最美退役军人家庭”“最美双拥人物(集体)”评选活动;召开“最美逆行老兵”座谈暨表彰会,表彰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退役军人,在全系统内掀起学习先进的热潮,激励广大退役军人继续发挥作用,续写荣光。开展“清明祭奠英烈”等系列活动;组织老兵代表参加主题教育、红色教育等党建活动;组织温馨家属团迎接返乡退役军人回家……以高站位构建荣誉激励体系,让退役军人荣誉感满满。

  八是党建引领。全面创建“情系老兵,勇当先锋”党建品牌,将党建作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的总抓手,以创建“红色品牌”、建立“红色堡垒”、打造“红色阵地”、繁荣“红色文化”、激活“红色细胞”、创新“红色服务”五大专项行动为目标,让全区退役军人感受到“处处有党建、时时有组织、人人有归属”的党建氛围。疫情期间,组织成立了“老兵志愿先锋队”,在党旗的引领下,全区200多名退役军人参与疫情防控、宣传入户、捐款献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力量支持。

  (供稿:李嘉宜)


站内地图 | 联系方式 | 政务新媒体链接
本站版权所有:江门高新区管理委员会    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    
主办: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粤ICP备05085609号    粤公网安备:44070402440715    
网站标识码:4407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