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李雨溪 通讯员/石磊) 为进一化加强高新区(江海区)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推进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调整,近日,高新区(江海区)正式组建环境保护局作为区政府组成部门。
文章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2017-08-14 17:30 浏览数:-
江门日报讯 (记者/李雨溪) 8月11日,江海区教育局通报了2017年江海区公办小学、初中招生地段划分和招生情况,公布了16所公办小学的地段安排,以及6所公办初中的地段划分及对口小学。
区外户籍新生连续4年超过本地户籍新生
今年江海区公办小学计划招生62个班,可提供2790(45人/班)个学位,以“人户一致,就近入学”“人户分离,统筹安排”的原则进行学位分配。学位将根据招生地段按“先户籍生、后非户籍生,先购房生、后租住生”的先后顺序就近安排。
按照江海区此前公布的招生简章,非江海区户口的适龄儿童符合9类政策性借读条件之一者,为政策性借读生,可安排入读公办小学。另外,父(母)在该区居住一年以上、参保一年以上、有固定住址、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来源的非本区户籍适龄儿童为普通借读生,将根据学位情况尽可能安排入读公办小学。
据了解,今年,共有3176名适龄儿童申请入读江海区公办小学,比上一年报名人数增加230多人,比今年招生计划多386人,学位供不应求。此外,在已通过资格审核的适龄儿童中,江海区户口1472人,区外户口1704人(约占总人数的54%)。区外户籍新生比例已连续4年超过本地户籍新生。
外海街道生源大幅增加
从生源情况看,今年外海街道生源大幅增加,礼乐街道新民和文昌两个社区生源也有所增加,其他区域相对稳定。其中,外海街道一年级新生人数比去年增加248人,超出招生计划387人;礼乐街道一年级新生人数比去年增加30人,超出招生计划66人。
今年,江海区生源分布及学校布局不均衡的矛盾仍然存在。该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鉴于外海街道和礼乐街道部分小学学位不足和生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将采取扩大班额(超出规定45人/班)和增加教学班(超出学校规定办学规模)的办法予以解决,以确保已报名的学生均能入读公办学校并尽可能就近入学。通过综合考虑决定,外海街道中心小学和中路小学各增加2个班,以此缓解学位不足问题。
部分学校地段有变化
8月11日公布招生地段的公办小学共有13所,其中中路小学有两个校区。在地段划分方面,根据今年生源情况分布,部分小学的招生地段作适当调整:滘头小学个别地段调整至天鹅湾小学地段,江南小学、滘头小学、华兴小学新增部分招生地段。其他小学招生地段维持不变。按照安排,8月25日将发放小学录取通知书。
除小学外,初中学校对口小学和地段划分也同时出炉,江海区共有6所公办初中。今年,江海区初中学校以学区对口招生为主,部分学校(礼乐中学和礼乐二中)除学区对口外,部分生源按地段划分。记者从公布的方案中看到,6所中学基本对应相近的小学,如外海街道的外海中学对应外海中心小学和中路小学。除对口小学外,还列明了纳入各中学招生范围的街道、村和社区。
明年招生办法或调整
在公办小学初中招生工作通报中,还列明了江海区明年小学招生办法调整的设想。
参照周边城市的做法,初步计划调整明年招生办法。计划将非江海区户籍的适龄儿童父(母)在江海区租住和工作的,居住证和社保年限由1年以上,拟调整到1年居住证以上和2年江海区社保以上;非江海区户籍的适龄儿童父(母)在江海区购房的,拟调整为购房备案合同2年以上,并提供1年以上的正常水电费清单。此外,江海区内二手房5年内只提供一个公办学位(同一家庭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