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今年以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兴业惠民治吏简政”的部署和要求,深入实施“三战略”,落实“三个千亿”计划,以“双重”工作作为核心抓手,坚持“四个一”工作机制,把力量向项目集中、政策向项目倾斜、要素向项目集聚,以项目为支撑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今年第一季度高新区(江海区)“双重”工作进展顺利,经济工作开局良好: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增幅排名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7.5%,增幅排名全市第一。小微双创和科技创新工作扎实推进:全区小微企业新增235家,小微企业营业收入达75亿元,众创空间引进创业创新项目11个,孵化器引进孵化企业6家。大项目推进和引进取得明显成效:列入省重点项目范围的3项项目投资完成率超过时间进度4.55个百分点,41项列入市重点项目范围的项目投资完成率超过时间进度8.1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一;成功引进了优美科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材料生产项目等两个投资额超25亿元的重大项目。
而今天要集中开工奠基的2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42.4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52亿元,包括“三二一”工程(3个)、工业振兴(5个)、产业配套(2个)、城市建设(3个)、基础设施(5个)、公共服务设施(7个)及民生工程(2个)等领域的代表项目。投资单位既有全国行业龙头企业,也有省内外知名企业,项目投资体量大、品牌效应好、经济效益优,对全区加快发展、增强发展后劲、建设宜业宜居的珠西现代科创产业新城具有重要作用。
重点项目抢先看
为确保与全省同步,在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新区(江海区)致力于在发展质量和结构效益上为全市改革发展尤其是民生改革做引领示范。今天动工的项目中民生改革项目数量不少,“三二一”工程项目3个,分别是:外海街道实验小学、礼乐街道朗晴小学、江南街道东海小学,本年度预计投资2900万元,这3所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有效解决高新区(江海区)学位紧张的问题;公共服务7项,年度计划投资1.64亿元,分别是:文体艺术中心项目、规划展览馆项目、省重点学校项目、龙溪湖景观公园项目、龙溪湖(污水处理)项目、龙溪湖(中)项目、景观轴项目;民生工程2个,年度计划投资7600万元,分别是: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南岸印迹二期项目。
全面振兴实体经济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高新区(江海区)紧紧围绕市委“兴业惠民,治吏简政”部署和“六新六去”要求实施的举措,今天动工奠基的项目中,工业振兴项目有5个,年度计划投资额4.1亿元,分别是沈阳机床智能云制造平台项目、地尔汉宇机器人产业化项目、大冶摩托车生产线自动化整体改造提升项目、丰盈五金项目、四大工业园二期项目;产业配套项目2个,年度计划投资额8149万元,分别是科技创新研发中心项目、电子信息产业港项目。
本次集中开工的项目中,还有一类是城建项目,一共8个,其中城市建设3项,分别是明泰城(三期)项目、天鹅湖四期项目、帕佳图.尚品四期项目基础设施5项,分别是南山路项目、云沁路(含横跨桥)项目、产业及景观支路项目、龙湖路项目、馆前路项目,这批项目将有力促进高新区(江海区)的产城融合大发展。
“双重”工作知多D:
即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双重”工作是今年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的重大工作和核心抓手。
重点工作方面,今年确定了七项,分别是: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建设、加快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建设、加快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落实“珠西战略”,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推进华夏幸福区域合作开发及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重点项目方面,今年一共安排重点项目77项,总投资78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5亿元。其中列入省重点项目范围的项目3项(公共码头、高新创智城、华夏幸福合作项目),列入市重点项目范围的项目4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