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华师大地理科学学院一行60人来到高新区(江海区)南岸印迹参访。60名师生沿南岸印迹潮人径走过古朴的船坞,追溯老一代江门人的回忆。江海区副区长于琦陪同。
江门船厂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当年的船厂建有当时规模最大的船坞,容纳功率110.25千瓦的小型机动船。目前,江门船厂正在进行三旧改造,改造过程中将对工业遗产文化活动区内现有厂房进行保护性商业开发,保留经营商业及少数商业用地。未来“复活”的船厂将成为高新区(江海区)群众新的共同记忆。
现场,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解江门船厂的历史,描述船厂过去的兴旺景象,眼前饱经风霜的工业遗址在同学们眼中更加有冲击力和震撼力。
华师大地理科学学院教师王敏告诉记者,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探访著名工业遗址,学习遗址三旧改造。“高新区(江海区)南岸印迹工业遗址规模大、特色鲜明,它们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仍承载着老江门人共同的回忆,这对于华师大的师生而言是个良好的学习机会。”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将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对工业遗址进行专业方向研究。于琦告诉记者,师生们的调研报告将从不同专业角度,深层考量船厂遗产,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此次参观,也将扩大南岸印迹的影响力,带动更多学院、学校前来参观,擦亮高新区(江海区)工业遗址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