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微信

微博

江海政务微信

江海政务微博

手机版

无障碍

区情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区情新闻

以“四个是否”检验体育工作实效

文章来源:江海区政务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6-11-22 10:37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11月17日上午,为期两天的高新区(江海区)第十届中小学生运动会正式拉开序幕,28支队伍540名运动员同场竞技。运动会现场亮点纷呈,开幕式舞龙舞狮和跆拳道特技表演展现了高新区(江海区)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场上运动员刷新多项比赛纪录,展现了全区青少年超越自我、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

  2016年以来,高新区(江海区)在体育工作中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区的决策部署,以“四个是否”,即是否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是否完成所承担的各项重要工作、是否从上级获得更多的资金政策支持和荣誉、是否在全市处于前列,高标准做好全区各项体育工作。

  坚决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2016年,由高新区(江海区)文化广电体育局牵头建立的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该中心不仅承接市、区1300名市民的体质监测任务,还免费开放,接受群众健身咨询,开具运动处方,让群众有针对性开展锻炼,全面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据悉,高新区(江海区)在严格贯彻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过程中,对区内相关场所、设施、进行经常性核查,加强全区高危体育项目排查,消除安全隐患。此外,在全省体育产业专项调查中,该区探索建立了体育产业统计制度和核算制度,进一步建立体育产业基础数据库。

  主动承担省、市、区各项体育工作

  2016年,高新区(江海区)积极主动承担起省、市、区的各项文体赛事,承办2016年广东省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公开赛暨首届江门市国际标准舞锦标赛,吸引了江门、中山、肇庆等地22支代表队伍约500多名选手参加。

  在第八届市运会上,全区参加田径、游泳、跆拳道、体操等八大项目,取得8金、7银、10铜的亮眼成绩。区内体育赛事遍地开花,2016第三届江海区“体育彩票杯”校园足球赛与高层次比赛接轨,遴选出一批高素质足球后备人才。“体育节”期间,该区在江门演艺中心举办了迎“五一”江门市龙狮武术大赛,吸引全市上万群众观看。

  此外,该区借助各社区文体广场,联合义工组织,在各街道社区及有关企业举办“体彩杯”社区趣味运动会,全年举办60多场,群众参与度极高,成为该区家喻户晓的体育活动品牌。

  主动作为争取资金政策支持

  江南文化广场是高新区(江海区)重点工程项目,一直以来被用作文艺演出场地。2015年区文化广电体育局将其定位为多功能全民健身广场。经多次汇报和争取,高新区(江海区)得到了省划拨的体彩公益金支持。为发挥最大效益,该区在完善江南全民健身广场体育配套设施的基础上,致力打造周边“10分钟健身圈”,建设小型足球场1个、篮球场14个、羽毛球场3个、乒乓球台20张、健身路径122站,群众可在家门口锻炼,实现了体育惠民。

  年底将至,高新区(江海区)发扬外海、礼乐农民运动优良传统,经多方争取,最终全市农民运动会定在该区。区文化广电体育局还针对区内没有专业运动学校的不足,主推特色体育教育。今年该区特色教育见成效,江南小学太虚拳在2016年香港国际武术大赛上获金奖;跆拳道项目出战市运会获3金6银6铜;区机关队参加江门市直机关乒乓球联赛勇夺第一名;礼乐龙舟队参加“万胜杯”龙舟赛获得冠军。

  争做全市体育工作排头兵

  高新区(江海区)今年新增3000多平方米直冲全民健身广场,配套乒乓球台、健身路径,吸引大批居民和企业员工自发健身锻炼。全区文体广场总数达63个,现已实现社区(村)一级100%全覆盖,走在全市前列。

  长期以来,高新区(江海区)由于多方面条件限制,一直缺乏全区性的室内运动场所,制约了体育事业的发展。该区文化广电体育局创新思路、整合资源,经多次磋商,与江门一中达成共建江海区体育馆意向,突破区内没有大型室内运动场馆的瓶颈。目前,江海区体育馆实行社会化管理,面向社会开放。近日,市体育局局长李广义到该区调研时表示,校、企共建体育场馆的做法乃全市首创,“江海模式”值得在全市推广。

站内地图 | 联系方式 | 政务新媒体链接
本站版权所有:江门高新区管理委员会    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    
主办: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粤ICP备05085609号    粤公网安备:44070402440715    
网站标识码:4407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