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到外海街道、礼乐街道、江南街道调研指导工作,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江海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吴旭,江海区副区长王作青陪同调研。
座谈会上,外海、礼乐、江南三个街道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各街道的发展情况、产业概况、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管理情况,对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和街道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汇报。彭章瑞针对目前各街道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他寄语三个街道:认清发展优势,精益求精促发展!
以“三个着力”提升经济和城市化发展水平
外海街道
据外海街道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外海突出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借助国家级高新区坐落在外海的优势,全力打造江海区经济桥头堡。在重点项目方面,10项由该街道牵头的重点项目已完成年度计划的60%。目前外海街道已拥有产值超亿元企业48家,超10亿元企业3家,已有5家世界500强公司在辖区内投资设厂。此外,辖区共有科技型企业近10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多家,居全市镇级之首。
彭章瑞对外海街道在基层治理、重点项目、民生事业、换届选举和党建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外海街道要发挥好优势、扬长避短,以“三个着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工作。一要着力壮大经济总量,既要跟踪服务好现有的企业,通过增资扩产,做大做强现有产业,做大现有的存量;二是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围绕产业抓创新,发挥好全国唯一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的作用,通过这个平台,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带来一批优质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着力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要以城市转型升级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突出亮点 打造特色产业
礼乐街道
据礼乐街道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礼乐街道经济发展稳中有升,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15亿元,同比增长12.74%,2014、2015年连续两年科学发展观实绩考核排名高新区(江海区)第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江中、江珠高速、南环路、礼乐大桥及广珠城际轻轨江门支线建成通车,“四桥四纵三横一线”交通路网初步成型。此外,精细化工产业、机电制造产业发展迅速,长优实业有限公司、优美科长信新材料有限公司、银帆化学有限公司等在礼乐落户,其中银帆化学公司被世界500强巴斯夫集团全资收购,生产环保汽车涂料。
彭章瑞听取了礼乐街道的情况汇报后表示,现在礼乐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特色突出。在精细化工方面,礼乐有几家在行业里面名声响当当的企业,礼乐腊味在高新区(江海区)极具品牌优势,且历史悠久。重点项目推进方面,整体进展顺利,陆续有多家企业将要在礼乐落地。他表示,礼乐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目前工业、农业还存在“剪刀差”的情况,农业发展还存在制度性障碍,但同时也看到了礼乐发展的亮点,希望礼乐街道掌握方向、抓住重点迅速成长,打造特色产业。
江南街道
争当标兵 加快核心城区发展
据江南街道负责人介绍,2015年8月10日,原江南、滘头、滘北三个街道合并为江南街道,江南街道迅速整合、交接工作,切实做到“人心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的要求,保障了各项工作运转顺畅、有序、高效,促进机关提速增效,为江南街道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合并一年,江南街道获江海区科学发展“六好”班子称号14个,广东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江门市文明社区等省、市、区级荣誉称号42个。今年1—8月,江南街道经济指标稳中有增,街道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3亿元,增长6.5%,完成目标44.09%,固定资产投资13.36亿元,增长33.6%,完成目标55.89%,增速全区排名第一。
彭章瑞表示,当前高新区(江海区)发展迅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具备了跨越发展、争先进位的条件,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现阶段江南街道经济指标走在前列,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理想,街道发展正在不断推进中,江南街道要继续争当标兵,加快核心城区发展。江南街道作为中心城区、核心区,接下来要在推进城市化进程方面更有担当、更有作为,走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之路,大力打造商贸中心,提升核心区城市品质,着力实现“优二进三”的发展格局。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
要有清醒认识 将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
调研完三个街道,彭章瑞在总结时表示,高新区(江海区)现在面临大发展的机遇,这几年,辖区发生了很大变化,历任领导班子为今天的高新区(江海区)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区域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重点产业项目布局加快推进。高新区(江海区)在江门市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三个街道领导班子要有清晰的认识,精益求精将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
一是高新区、江海区两区合并后,高新区是功能区域,江海区是行政区域,这意味着我们在推进功能区的建设中,行政效率更高,运作成本更低,干部队伍力量更大,这是高新区(江海区)体制机制的特殊优势。市委、市政府用战略眼光决定将两个区域合并,这在全国的各个高新区中,都具备十分显著的优势。
二是高新区(江海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这表示我们手中握有国家级的金字招牌,全国仅仅146家,国家对于高新区的发展非常重视,国家级高新区不只有地位,更有政策。
三是高新区(江海区)地处江门市中心核心城区,这决定了高新区(江海区)未来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方向。立足于这一优势,中心城区发展什么产业、引进什么项目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在产业的布局上,作为城区核心区域,需要考虑落地项目的优质性。
四是高新区(江海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集聚了其他区不具备的核心资源,我们拥有五大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检测室、科研机构,还跟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跟清华、北大、五邑大学建立了合作机制,搭建创新合作平台,这些都是高新区(江海区)未来创新的基础。
五是高新区(江海区)地域空间有限,产业发展规模小,这原本是高新区(江海区)最大的劣势,但是劣势也可以转化为优势,空间小,就要精打细算,比如房间很小但可以精装修,“小而精”就是高新区(江海区)的发展方向,要精益求精想办法把当前的劣势转化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