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策”
服务中心建设各有特色
据了解,礼乐街道在铺开邑家园服务中心建设时,首先选择了丰盛村作为示范点,为其他村居建设服务中心提供模板与示范。丰盛村邑家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总投入资金65万元,通过整合村内现有资源,围绕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核心理念,依托全覆盖的村居基层公共服务站,优化功能场所布置,搭建行政服务、社会服务、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村居自治服务的统一平台。
按照丰盛村邑家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标准,该街道其他村(居)都完成了功能室高标准配套建设、接地气的配套服务、实时推送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同时,还引入“社工+义工”的运作模式,组织开展特色党员义工服务、文化进村(居)等多种特色结对服务项目,形成“三社联动、三建齐动、三工互动”的服务格局。
由于各村(居)的实际需求不同,该街道在建设中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党员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文体活动中心、残疾人康园中心、调解室等功能场所布置在其中。同时搭建行政服务、社会服务、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村居自治服务的统一平台,为群众提供全面的综合性服务。
此外,该街道还科学地引入社工机构,按照“4+X”、“7+X”“9+X”功能要求分类精准建设,抓好建设重点和打造建设亮点,实施“一村一策”,打造各有特色的邑家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高效的办事环境、舒适的生活环境、一应俱全的设施的背后,隐藏着该街道在整合资源上花的心思。在上级党委政府、街道、村(居)委各级投入建设资金的基础上,该街道着重突出便捷务实的特点,在项目选址定点、资金筹集、功能设置等方面都体现党群社共建,通过整合和升级已有的资源,改造出一个既符合本地实际,又能与上级要求对接的邑家园。一些村居的“邑家园”地方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周边的群众都能享受到各类别的服务。例如,镇龙村的“邑家园”建设场地是依托村址旧危房改造而成,文昌沙社区邑家园将闲置的康园中心改造成社会服务站,取得“花小钱办大事”的社会效应。
服务升级
人性化设计处处可见
老年证、生育证、养老保险、430学堂、法律咨询、扶贫救助……记者来到村居的邑家园,发现在整洁的一站式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热情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服务。
邑家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往,群众来办事,办哪家事就得进哪家门,现在老百姓需要什么服务,只要进邑家园,就能全部搞定。“以前小孩子放学后没有人看管,现在有了邑家园的430学堂,我们家长就能安心的让孩子在那里玩耍和学习了。”家长们说。在丰盛村邑家园,一位附近居住的群众表示:“现在周末,就有社工、义工为我们提供义剪、义修等志愿服务,给许多老人家带来了方便。”
在邑家园中,人性化设计处处可见,进门处有各楼层、功能室的指引牌,大厅进门处设有办事指南和LED液晶屏,可以查询办事流程;服务大厅的等候区里,电脑、自助打印机、饮水机一应俱全,无线网络全覆盖,为办事群众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该街道相关人员说,过去的基层干部在村(居)委会办理专项业务,而现在建设了邑家园以后,却当起了“全能选手”,邑家园服务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了,现在每个人都要熟悉多部门多领域的政务村务办理流程,工作压力虽有所增加,但一切按标准办、照流程走,工作起来更舒畅,为群众服务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