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继续取得发展,传统制造型企业在不断的转型和升级中完善自身,在比较困难的境地中不断前进,那么,在传统制造型企业的转型升级中,工匠精神有哪些巨大的作用呢?对此,记者走访了高新区(江海区)的健威国际家具有限公司及东申大电机有限公司两家传统制造型企业。
文/江门日报见习记者 李楠楠
江门健威国际家具有限公司:
工匠的作用无法替代
“从前的家具市场是一个买方且共性市场,家具公司生产什么,消费者就接受什么,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年轻人追求个性另类,为了满足年轻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我们企业也在由从前的生产型企业转型为服务型企业。”江门健威国际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道文说,为了更好地服务现在的消费者,作为主营家具的传统制造型企业正在经历十分关键的转型期。
“目前,我们企业处于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工匠精神在这个时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林道文说,“转型之前,我们企业大规模生产,别人只关注我们交货的速度,没有人关注我们的原材料利用率,所以我们之前的实木生产线上对于原材料的利用百分之六十都不到,现在通过“生产大比武”竞赛使得利用率大幅度提升,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别小看这百分之十,对于企业效益的提升作用是巨大的。”
记者了解到,健威集团在发展中一直坚持“人性化家具”的发展方向,通过整合“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环保的材料和生产工艺、以人为本的使用体验、贴心的销售服务”等四方面人性化核心理念,以坚实的品质赢得千万家庭的信赖。而在“人性化“家具的发展中,健威也将工匠精神贯穿始终。“我们将工匠精神贯穿在产品进入消费者家庭的每一个环节中,从生产到销售再到售后,每个环节都做到‘人性化’,我们坚定:产品可以有小瑕疵,但是我们的服务不能有任何瑕疵。要用我们的服务来使我们的产品更完美。”林道文在介绍“人性化”家具时表示。
此外,林道文还告诉记者,虽然企业转型期间会有大量的机械进入厂房,但是工匠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比如说我国传统的榫卯结构,这是一项只能手工完成的技艺,每一个榫卯要经过工匠们手工打磨得天衣无缝,不仅要美观,还要结实耐用,这种技艺对于工匠的要求是很高的。”林道文说,企业在利用工匠精神实现转型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发扬工匠精神,通过“传帮带”、高强度培训、实际操作、“生产大比”等方式,培养一批技艺精湛的工匠,为企业发展乃至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江门市东申大电机有限公司:
优秀工匠能带来不可估量的财富
“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其实是‘精神’两个字,就是对本职工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一种超出常人的执着、痴恋、深入、持久,取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就,掌握比别人更高超的技能。”江门市东申大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学岭在谈到工匠精神时说,虽然行业之间具有差异,但是每个行业都会有百里挑一的人才,这就是工匠。
作为主营小功率家用产品电机的东申大电机有限公司,是传统制造型企业的代表,在先进设备和高端制造技术进入企业的当下,该公司紧抓契机,不断转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企业转型中会引入很多智能化的技术,但是对于人才的依赖,是一直都没有改变的。”刘学岭说。
“我们这个行业,有很多技术是较难掌握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学得会,对人的依赖会比较多。比方说动平衡,电机的动态平衡,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判断出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措施,这就必须做工精益的技术人员。”刘学岭告诉记者,对于小功率电机行业来说,很多工作都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往往一个动作用时较短,要在零点几秒准确无误地完成一个动作,这对很多人来讲是一种考验。
“我们企业中有一些能够完成高端工作的人才,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课、实操课等,让普通员工投入进来,从而使高难度的技术得到传承,更好地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在提到企业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时,刘学岭向记者介绍,工匠精神的传承除了理论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实操,同时还需要有创新精神,具备这三个条件的优秀工匠,能够为企业和整个行业带来不可估量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