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江海区礼乐街道敬和村来了一群大学生。他们拿着调研问卷,深入大街小巷,用亲切的方言和村里的爷爷奶奶拉家常,问需求。
为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侨乡实践、落实“双百行动”校地合作共建,由五邑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指导的“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暖阳青旅团队前往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敬和村开展调研。
今年4月,礼乐街道办事处联合澳门礼乐同乡会、五邑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以及澳门家国情怀历史学会,共同启动“澳门同胞助力侨乡老年福祉提升路径探究”专项调研项目。项目选取敬和村作为研究样本,以60岁以上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由研究院成员、青年学生、社区工作者共同组成调研团队,开展实地调研,探索跨境、跨界合作助力侨乡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路径。
据了解,目前礼乐街道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超过15000人,占到总户籍人口的21%以上,老龄化问题突出。敬和村60岁以上老人有839人,在礼乐街道下辖的4个社区、24个行政村中排在前列。调研团队先后两次前往敬和村,通过上门走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现场观察等方式,系统了解当地老年人的生活与养老需求,当地养老服务的现状、挑战与发展难点。
活动过程中,社区工作者发挥在地优势,带领各小组走街串巷、上门访谈,为入户调研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展现出丰富的基层实践经验。团队成员用粤语逐题耐心解释,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访谈服务。问卷内容覆盖居住安全、健康医疗、日常照料等八大维度,重点聚焦老年人看病难、药费高、子女务工带来的照料缺口等核心问题。研究院的老师们则负责做好所在小组的问题解答和组织管理工作。在团队的共同协作和努力下,调研工作顺利完成。
五邑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城乡要素加速流动的背景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落地,需要这样能够扎根乡村的实践探索。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们更加体会到澳门同胞对于内地民生建设、国家发展战略的关注和支持,也更加知晓了当前我国基层所面临的养老难题以及国家所面临的养老压力。
接下来,调研团队将进一步整理形成调研报告,为侨乡养老事业发展提出具体建议。同时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江门与澳门民生合作的有效模式,推动两地社会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多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