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年,礼乐街道凝聚发展共识,在全社会大力传承发扬“团结拼搏,奋勇争先”龙舟精神,铸造新时代下礼乐人民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礼乐街道锚定“工农互促、三产融合”发展定位,在“全”字上下功夫,实现“三新三推动”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镇街样本。
一、全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推动一二三产发展势头平稳健康
农业可持续发展
完成2100亩700吨的粮食生产任务、20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2500亩鱼塘尾水治理验收。
“一村一品”拓宽致富路,礼乐葡萄、礼乐腊味、向东桃花等畅销省内外,年产值超1.4亿元,同比增长16%。
积极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坚持科技赋能现代农业,做大做强特色数字渔业项目。
工业产业发展质量齐升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暖企安商行动,成功举办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招商引资大会,完成30亿元的招商任务,新增“四上”企业19家。
第三产业亮点缤纷
“零地招商”取得新突破,以腾挪空间、资源整合的方式打造利生车城,成功引入五邑地区规模最大的宝马汽车4s店,理想汽车等多家新能源品牌进驻,“以旧换新”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打响“食在礼乐”金名片,成功举办江门市“精彩·夜侨都—食在五邑”美食文化节启动活动,大力擦亮省字号礼东美食街金字招牌。
持续擦亮礼乐葡萄节、礼乐龙舟文化周、礼乐LBA篮球赛等镇域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游、研学游等多元旅游业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金多多糖果乐园开门迎客、长廊生态园升级提质,江门船厂咖啡、礼东美食街等成为消费新爆点。
二、全方位统筹取得新成效,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力促“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村级集体经济激发内生动力
全力做好13个典型村培育建设,探索总结出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村级留用地开发、农民公寓楼建设、乡村文旅发展、乡村治理提质增效等五种典型村培育模式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今年组两级经营收入1.38亿元,累计建设农民公寓楼近千套。
村绿美乡村建设“多点开花”
有效发动社会力量认捐认种,筹集社会资金190万元,共建“主题林”20个,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植树任务。高标准建设主灌河羽林春秋风貌带,重点打造英南、跨龙、向前等村新农村连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实现主灌河生态环境优化、基础设施提升,礼乐街道连续四年代表江门市参加广东省乡村振兴考核获得优秀等次。英南村获评2024年省美丽庭院特色村,新华村等3个村被评为市“美家园”“美丽庭院”示范村。
交通路网络体系不断完善
江门船厂跨江桥、云沁路等重点道路已建成通车,文昌路、金瓯路西延线加快建设,礼乐内联外通、便捷高效的路网体系加速形成。
民生保障向纵深发展
聚焦“一老一小”实施助餐配餐、儿童托管等暖心服务,受益群体超3万人次,“1+N”助餐模式实现老人家就餐近2.6万人次。补齐公共设施短板,加快推进礼乐中学宿舍楼建设,新增宿位1620个。启动礼乐三中扩建项目。常态化开展“圆梦微心愿”活动,为500多名困难人群圆梦。
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发展
三、全领域党建引领打开新局面,推动作风建设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
“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高效运作,综治中心作为全省现场会调研点,总结推广智慧网格和融公检法司协调联动的“五个一”运行模式工作经验,今年以来共承办信访事项30多宗,办结率100%。
党建品牌矩阵凝心聚力,实施党群服务中心服务扩面提质行动,中福社区、威东村实现了“小空间大服务”。制定“文苑一家亲”老旧小区规范化管理项目,实施了民意调查、交通优化和监控升级等措施,获得了居民的支持。
助力“两企三新”党建提质增效
成立礼乐腊味产业链党委,带动腊味上下游超80家企业抱团发展,助推礼乐腊肠申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一步打响礼乐腊味品牌。新组建10家“两企三新”党组织,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依托江门船厂骑手驿站,打造“顺手捎带”志愿服务项目。设置60个暖“新”泊位,缓解外卖快递骑手停车难题。文苑社区组建全市首个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获评2024年度江海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高质量打造产才融合新平台,激活人才发展“强引擎”,用好全市首个县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培育省市级乡村工匠、土专家、农技特派员53名。礼乐“人才强基工程”验收获评江海区“优秀”等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礼乐街道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信心、激扬斗志、拼搏实干,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江海实践作出礼乐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