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礼乐龙舟被列入2021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名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继承和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保存工作,按照省文旅厅工作部署,近日,省非遗保护中心启动2021年广东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
8月19日,江门市文化馆副馆长蔡晓敏带领省非遗调研工作人员和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对我区省级非遗项目礼乐龙舟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进行实地调研,为抢救性记录拍摄做好准备工作。
▲区非遗中心负责人江海区文化馆馆长何峰介绍我区礼乐龙舟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
▲对礼乐龙舟传承人邓锡康进行采访
▲邓锡康依然精神矍铄
▲邓锡康珍藏的礼乐龙舟代表性传承人资料
▲调研组一行参观礼乐二圣宫联捷坊龙舟基地
▲礼乐龙舟日常训练
▲礼乐龙舟展示室
省级非遗项目:礼乐龙舟
礼乐龙舟竞赛起源于清朝康熙十五年(1676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龙舟竞渡已成为礼乐人民最喜爱、开展最广泛的群众性传统体育竞技活动,闻名于珠江三角洲。2007年礼乐龙舟竞技活动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爱国爱乡、团结拼搏、和谐进取”的礼乐龙舟精神和龙舟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省级非遗传承人:邓锡康
邓锡康师傅是礼乐龙舟省级非遗文化传承人,他现年80多岁,身体健康,擅长龙舟舵手技术(如龙舟直度、指挥转鼓、到点拿标)。邓锡康15岁加入村龙舟队,从扒丁做起,22岁那一年正式成为舵手,1993年“退役”,那一年他56岁。34年的舵手经历,使他成为乌纱村乃至礼乐龙舟史上的“高龄”舵手,同时也成了礼乐街稳坐舵手位置年限较长的一个。2004年又授徒从艺将技术传授给儿子邓广祥,并任红桡正舵手。
据悉,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国之瑰宝。通过此次工作调研,省非遗中心抢救性记录工作小组对即将实施的拍摄有了初步的计划,下一步我区非遗保护中心将继续推进事项进度及明确分工,保障相关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