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南村位于江海区礼乐街道最南部,辖区面积约2.09平方公里。英南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在册党员共65人,村“两委”干部共5人。近年来,该村党总支紧抓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契机,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这一主线,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农村社区治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成为农村基层党建示范标杆。
作为英南村党总支书记,胡日强参加了表彰大会。在现场,他难掩激动的心情。“此时此刻,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骄傲与自豪。”他表示,接下来英南村党总支将继续带领村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帮助村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一、“支部+基层组织”促互联
傍晚时分,走进江海区礼乐街道英南村党建文化公园,“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八个大字映入眼帘,几位村民正坐在公园的石凳上闲聊。
不远处,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旁的宣传栏上清晰地记录着村民们的积分情况:门前屋后环境卫生干净加5分、配合村里开展“三清三拆”加5分……
这是英南村作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试验区试点探索的新路。近年来,该村推行“支部+基层组织”,促进组织互联共建,并强化了“村民议事委员会”和“志愿服务委员会”的作用,通过组建村乡贤理事会,组织外出经商致富的乡贤、大学生等村中智囊团召开座谈会,为村发展出谋划策、出钱出力。
胡日强介绍,该村还全面推行了村基层组织向党总支报告工作制度。据统计,2019年至今,英南村基层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工作超200次,为群众办成实事好事280多件,村党总支群众满意度连续三年均在98%以上。
为了突破无职党员参与村级治理的积极性不高的难题,英南村党总支以群众需求为核心,科学合理设置政策宣传、发展致富等6类岗位,全体党员根据自身特长主动认领岗位并签订《党员责任岗承诺书》。
如今,通过党员责任岗制度的实施,无职党员已成为英南村基层治理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岗位效益也日益凸显,据统计,2019年以来仅发展致富岗就为群众增收约1200万元。
二、“法治+德治”双管齐下
法治公园的榕树下,村民们三三两两围坐一圈,有社工志愿者利用小黑板耐心解答垃圾分类、预防网络诈骗或相关法律常识……
这样的场景,在英南村并不鲜见。结合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近年来英南村党总支以乡镇创文强基提质工程为抓手,保护传承传统文化、重塑文明乡风。
在党组织引领下,英南村坚持助推法治和德治齐头并进。“我们坚持用法治成效提升群众对法治的认同感,建设法治公园,打造法治长廊,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学法活动,推动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胡日强介绍。
英南村党总支还严格落实村级党组织书记小微权力清单、“四议两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督促党员干部依法依规履职。同时,设置法律服务专窗,聘任法律顾问定期值班,依法把关村务决策事务,并对土地、股份分红等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释疑。
值得一提的是,英南村还坚持用德治成果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我们以筹建乡贤馆为契机,充分挖掘乡贤的精神价值和时代意义,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贤文化,凝聚更多的乡贤力量关注并积极参与家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胡日强介绍,为充分挖掘传统龙舟文化底蕴,该村每年都举办大型龙舟竞赛活动,传承和发扬近300年的赛龙舟历史文化,串起浓浓乡情乡谊。
三、“农业+旅游”促乡村振兴
走进英南村七彩南堡,粉红色、天蓝色、橙色等各色鲜艳明亮的农家小屋迅速抓住人的眼球,巨型火烈鸟、七彩小船、充满童趣的墙画……每一个转角都是一处风景,微风吹拂,挂在农家小屋间的彩色风车发出悦耳的声音,令人心旷神怡。
党建引领促发展,产业撑起致富路。近年来,英南村党总支始终抓紧抓实经济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分别在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两大领域发力,取得明显成效。
在生态农业方面,英南村党总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主动招商引资,将支部设在产业链上,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我们在全区率先引进集农业观光、农产品采摘、农家乐等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实行集体开发、连片种植、分户承包,加快建设生态采摘园、农家乐、绿道观光带等配套设施,形成了经济、观赏、旅游和生态效益多赢局面,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胡日强说。
为了助力乡村旅游提质,英南村充分保护利用乡村古旧建筑,在青砖瓦房较为集中的聚兴里,开展历史建筑风貌工程,推广具有乡土特色、民族特点、地域风情的古典旧街。同时,该村还高质量完成党建公园、法治公园、七彩南堡、两河三岸景观、污水管网建设等民生工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人气火爆的“网红”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