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江南街道出实招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
文章来源:江南街道办事处 时间:2021-09-28 浏览数:-
江南街道位于江海区中心城区。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由于大部分老旧小区建设时没有充分考虑停车位规划,老城区停车设施配置不足、布局不合理,车辆停放难、出行难问题突出。
01
集思广益,问需于民
改造前,由街道挂点领导、社区书记带队,街长团队成员深入走访、问需于民,对辖区片区停车位、禁停区、人行道、消防通道等问题进行深调研,根据居民需求选取合适位置增设停车位。同时,在下沙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亭,由专人跟进,通过调查问卷、现场问询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诉求,切实做到听民意、舒民心、解民忧。
02
深挖资源,还利于民
一方面,江南街道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在满足交通出入、行人安全、消防、绿化覆土二米以上等要求的前提下,将建设用地改造为公共停车场,新增小车停车位450个,既盘活闲置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方便群众停车、美化了环境,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加强停车场管理,规范停车收费,提高路边临时停车位、公共停车场停车位的利用效率,减少长期占位、广告车、僵尸车等现象。另一方面,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加大拆违拆临力度,在保持小区绿化总量不变前提下,对楼间道和楼间绿化重新设计,推动社区闲置空地、废旧花基改造停车位。今年以来共投入500多万元对桥南、蓬苑、永明、竹苑和新中社区进行停车位改造,新增小汽车停车位500个,摩托车位600个,车位数量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一倍。
03
因地制宜,方便于民
合理规划小区交通微循环,科学施划停车泊位,采取平行停车、斜方停车、垂直停车相结合,即节约道路空间,又改善交通秩序。对主、次干道路、小区和背街小巷全面进行停车标识清理,对已规划的停车泊位标线不清晰、停车设施歪斜、污损的,及时进行补划、清洗;对因施工、道路改造等需进行停车规划调整的,根据道路通行实际进行调整;对擅自施划停车泊位和擅自设置挡车器等进行清理。截止到目前,已投入约280万元对街道全部社区和道路进行划线,共划(翻新)小车位7000多个,摩托车位10000多个,箭头线10284个,增加消防网格近2万米。
04
文明劝导,施教于民
江南街道安排网格、安全、综合执法等队员,以及100多名广大志愿者在江海一路、东海路、金瓯路、五邑路、胜利南路、江翠路、江南路等7条主干道,10个主要道口、中心城区内的背街小巷等开展交通文明劝导,督促驾驶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防止违法停车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积极联合交警部门加强路面巡查和管控,严查机动车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同时,充分利用无车日、交通安全进社区等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大力提倡文明出行、绿色出行理念,提升城区道路通行能力。
目前,江南街道辖区停车标识标线已重新规划清理,各社区内乱停车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因停车问题产生的矛盾纠纷也明显减少,这成为江南街道基层社区“学史力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案例。接下来江南街道将持续从社区百姓关心的细微处着眼,从百姓关注的细节处入手,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到为民办实事中,让居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