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坑槽关乎大民生,公路畅行连民心。”近日,区住建局在例行巡查中发现东海路省道K53+130段路面出现坑槽病害,存在较大交通安全隐患。为防止病害扩大影响行车安全,巡查人员立即启动应急联动机制,仅用6小时便完成坑槽修复,用实际行动践行“护路保畅”使命。
一、坑槽病害:看似“小问题”,实为“大隐患”
坑槽病害是公路常见的“慢性病”,初期可能仅为局部路面剥落,但若不及时处置,在雨水渗透和车辆反复冲击下,极易迅速发展成深坑,危害不容小觑。不仅威胁行车安全,还会加剧道路损坏,影响通行效率。
二、联合作战: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治”
针对东海路省道坑槽病害,因我区公路部门养护队伍力量有限,公路养护中心联合城管部门立即出动,采用“圆洞方补”修复工艺进行标准化作业,对轻微坑槽使用冷补料即时修复,对深层病害实施沥青热铺工艺,确保修补后平整度优异。
三、长效保障:打好“提前量”,下好“先手棋”
为防止坑槽病害复发,多次联合城管部门对路段开展预防性养护,加密雨季路面排水沟清理频次,对老化路段实施预防性封层,实现“早发现、早处置”,让群众出行“脚底更稳、心里更安”,为构建“畅安舒美”公路环境提供新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