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手机版

宣传部(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工作动态

江海这些村上新一批“四小园”!记者现场体验,带你打卡现实版“QQ农场”!

文章来源:本网   更新时间:2021-03-26 19:18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江海这些村上新一批“四小园”!记者现场体验,

带你打卡现实版“QQ农场”!

走进江海区丰盛村

村头巷尾绿意盎然  花果飘香

一幅展现乡土风情的美丽画卷

缓缓铺开

今年以来,丰盛村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腾出房前屋后闲置空间,引导村民打造以农业种植为主,兼顾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刷新乡村“颜值”,助力乡村振兴。

不仅在丰盛村,外海街道东南村结合其周边街区所独有的历史文化、特色修建“龙溪第一泉”公园,小巧袖珍,却内涵丰富,受到街坊点赞。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因地制宜大力开展‘四小园’建设是打造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点缀。”江海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党建引领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近年来,江海区以党建引领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好路子,成为全市示范,今年该区也将代表全市迎接乡村振兴省考,引领乡村振兴新航向。“四小园”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全区上千名党员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热火朝天地用绿树红花扮靓乡村。

在市级生态文明村新华村,村“两委”干部带领党员志愿者开展建园活动,平整土地、挥锹培土,将村口的荒地、烂地改建成小花园,用造型各异的景观石材勾勒出公园形态,栽种簕杜鹃、桂花等乡土植物,干群合力忙而不乱,为刷新人居环境“新颜值”注入红色力量。

在乡村振兴示范村——丰盛村,记者看到,许多菜园里的蔬果已经成熟,河边的一户村民还培育出了一深一浅两色三角梅,别有一番乡村情趣。“与‘三清三拆三整治’一样,需要党员干部带头干,与村民做好沟通,村民自然而然理解。”

丰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区卓培表示,过去两年,村里的违建房严重影响村貌,直到村“两委”干部、党员从自家房屋下手,带头拆,才有了今天的好风光。村子是自己的家,目前大家都愿意积极参与村庄建设中来。

“村里的环境一年比一年好,这都是党员干部带头进行人居环境整治的结果。过去这里是被荒废的土地,时间长了垃圾成堆、卫生不好,现在的‘四小园’建设让村里又多了许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正在给桂花树苗浇水的丰盛村村民刘伯告诉记者。

盘活闲置空地

建起现实版“QQ农场”

高低错落、花儿朵朵含香,还有庭廊、座椅、健身步道等休闲设施……别以为这是某个大公园,其实这是江海区“四小园”的样貌。今年以来,江海区进一步利用村(居)、街头巷尾以及小区边角“零碎地”见缝插针地打造精致而美丽的“四小园”,修缮村路巷道,过去那些杂乱无章、杂草丛生的空置地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精细化利用,重新恢复活力。

砍竹、锤桩、绑扎……在礼乐街道乌纱村,许多农户利用竹子、木材等在房前屋后的闲置地搭建起了竹篱笆,同时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根据村民的意愿和种植特长以及村庄布局,见缝植绿,成片地种菜、栽果、植花,连片建设小公园。“我们统一规划、统一高度,带领群众一起建设好‘四小园’,目的是为了让村庄变美,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群众。”乌纱村“两委”干部胡锦明说。

“这些菜园像是QQ农场一样,每次收菜都很有满足感。”乌纱村村民刘女士摘下自家蔬菜,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如今,小菜园能自足,小果园里果飘香,小花园里百花艳,小公园里景象新,“四小园”建设不仅丰富了江海区村容村貌形态,引导形成兼具生产性和观赏性的特色农业景观,还实实在在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来源:江门日报记者/李雨溪通讯员/谭泽桐 图/邱昱 实习生/黄洁盈

 

站内地图 | 联系方式 | 政务新媒体链接
本站版权所有:江门高新区管理委员会    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    
主办: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粤ICP备05085609号    粤公网安备:44070402440715    
网站标识码:4407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