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央绿廊
城央绿廊项目是江门市城市品质提升的示范工程,也是江海区城市品质提升一号工程。该项目计划沿江门河和西江边打造一条集休闲运动、工业遗存和总部经济于一体的景观绿廊,西起江门船厂、东至港澳码头沿江长约21公里,纵深1公里。该项目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江海区城市品质和城市价值,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城央绿廊由“四道”组成,分别是骑行道、绿化道、跑步道和人行道,完全无障碍贯通。沿途经有下沙公园、釜山公园、釜山人行天桥、白水带体育公园、江门演艺中心等旅游热点,把我区生态、景观、文化的重要节点串珠成链。通过城央绿廊这条重要的纽带,形成了一条高标准的城市观光带,休闲运动带和城市发展带。
2.江海云道
江海云道起于釜山天桥,全长1.6公里,整体贯通儿童公园A、B区,釜山公园、体育公园、白水带公园等四大公园。“云道”上有许多诗意细节点缀,如登山塔、眺望廊、临风台、风雨廊等造型各异的休憩、观景平台。
3.儿童公园
江门儿童公园是功能全面、主题鲜明、具有原创特色的高品质无动力儿童公园,是我市十大精品工程之一,为城市居民提供亲子娱乐和亲近大自然的游憩场所。儿童公园占地162亩,分A、B两个区域,分别是“梦”和“沙”的主题,“梦”主题游乐区设置了蓝色港湾、童趣台、丛林穿梭、勇者之坡、丛林探险、秋千群岛、漫步云端、工匠之星、云海翻腾、勇士攀爬、天旋地转、天空之城、空间站等各具特色的游乐区域。“沙”主题游乐区设置了幻海滑索、海岛历险、海星沙滩、奇幻沙海等各具特色的游乐区域。
4.白水带体育公园
江门市江海区白水带体育公园位于白水带风景生态景区内,毗邻城央绿廊、江海云道、“彩虹村”等网红打卡地,是全市最大的体育主题公园,占地面积约4.2万平方米,建有18个篮球场、12个网球场、5个足球场等,配备多种智能系统,是市民喜爱的运动休闲场所。
5.彩虹村
白水带体育公园旁的横坑村有“彩虹村”之称。村里120多栋村屋,统一使用黄、橙、天蓝、浅绿色等环保原料粉刷,披上“七彩外衣”,变身童话世界。站在云道处观看,宛如一片五彩斑斓的“油彩画”。彩虹村内分布着各种网红咖啡店、轻饮吧和文创铺,每天都有珠三角周边城市的游客到来打卡,每逢节假日更是人流不断,七彩的房屋与靓丽的游客共同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6.白水龙光
白水带是江门市区的“肺部”。这里有40余座山峰,山峦岩谷之间有一溪水流经麻园乡,远远望去形似一条白色缎带,故称白水带。白水带溪边两侧建有水月宫、三圣庙、龙母庙、江天一览凉亭、青云桥、采莲船等遗址古迹。
风景区内有溪旁山麓、姻缘石、姻缘树及密密麻麻的鸭脚木、斜树榕、假苹婆、相思树、山松树等百年以上的老树,茂密遮天。
龙光塔位于白水带风景名胜区最高点牛山上,为十一层仿宋琉璃瓦塔,是广东省目前最高的八角琉璃瓦仿古塔。登上龙光塔顶层,极目远眺,整个江门市区的建筑物、河流、山川、田野尽收眼底,呈现出一幅美丽的侨乡画卷。
7.下沙公园
下沙公园位于江门河与礼乐河交汇处,占地面积约80亩,是20公里城央绿廊的重要节点之一。由水上人家聚居地改造而成。自2019年开始,投入6.2亿元对下沙片区进行重新规划、搬迁改造,拆迁建筑及附属物300多间,总面积5万平方米。 200多户水上人家从水上搬到了楼上。同时,对周边老旧社区实施全要素改造,高标准建设交通道路,沿河边修建人行道、骑行道、慢跑道、绿化道,与城阳绿廊实现不间断、无障碍“四道贯通”。公园里配套人行天桥、亲水栈道、榕荫广场、儿童乐园、儿童免疫公共服务中心、文化中心,昔日破旧棚户区,变身别致美公园。今日下沙,小海河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河岸边花红柳绿诗意盎然,葵树林余晖晚霞光影婆娑,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8.百年船厂
江门船厂位于礼乐文昌江门水道南岸,建成于1954年,由当时多家私营船厂组合建成,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是江门最早的现代造船厂,2017年被定为江门市文物保护单位。江门市造船厂纳入保护的对象包括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船坞、锻造车间等建筑物和轮机码头。
曾经辉煌的江门船厂经重新规划改造,蝶变新生。依旧保留着老船厂的旧建筑,复古气息十足,又融入现代商业的时尚特征,糅合成各具特色的鲜活乐玩汇聚地,成为不少文艺青年的最爱。被时光雕刻过的老房与现代气息相结合,红砖旧瓦,踱步其中,仿佛又看到了船厂当年的繁荣景象,格外有怀旧感。
9.演艺中心
江门演艺中心由6座各具特色的建筑物组成,坐落于蓬江河畔、白水带山麓,依山傍水,自然人文环境优美,艺术氛围浓厚,是集演艺、影视、艺术培训、艺术教育、休闲娱乐、创作、办公于一体的大型城市文化娱乐综合体,更是江门市文化坐标,规模仅次于广州大剧院。
2016年运营至今,以年均300场演出的规模被誉为大湾区的“演出重镇”。水岸音乐会、童梦剧场、六一儿童戏剧节、五一侨都龙狮文化节、迎新春花艺文创集市、艺术体验之旅、电影集市、动漫展等特色品牌活动深受广大市民喜爱。
10.科技馆
江海区科技馆对照香港科技馆,面向不同年龄层群众,规划设置通识类儿童乐园主题展区、基础科学类探索与发现展区、生命科学展区等三大主题展区,布置的展项可达148个,提供互动、实验的体验,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和学习理解有关科学原理。
江海区科技馆以“探索、共享、创造、梦想”为主题,围绕打造成为激发探索兴趣、启迪智慧、培养创新能力的新型科技文化中心这一目标定位,在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上大胆创新,馆内的设备和选材用料也是经过反复比对、量身定制,力求使建筑和内涵上都做到连接、共享、融合。
11.图书馆
江海区图书馆是江海区重点推进的公共文化设施项目,总面积达6000平方米,藏书量20万册,可同时容纳500多人在馆阅读。全馆分为幼儿区、青少年区、成年人区,采用动静分离的设计方式,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风格,既体现青少年的灵动活泼,又兼顾成年人的稳重大气,可以让不同类型的市民都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共享江海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12.生态公园
江海区都市农业生态公园建设项目位于会港大道以南,礼乐水道以西,占地面积3500多亩,规划建设以“一廊四园”为总体格局,为市民打造一个集休闲、运动及田园生活体验于一体的场所。项目定位为打造湾区腹地的万亩都市农业生态公园,作为高新江海版“三区并进”中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建设“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乡村振兴的试验田、脱贫攻坚扶贫田间”为目标,在全省树立创新型都市农业生态公园的名片。
13.乡村绿廊
乡村绿廊作为城央绿廊的“乡村版”,是广东省万里碧道的一部分,无缝对接20公里城央绿廊,打造了贯通城乡的生态廊道。
乡村绿廊在礼乐河畔,长度约为6.4公里,红蓝相间的“彩带”将北头咀与会港大道之间的北头咀公园、龙舟公园、水杉湿地白鹭源、蒲葵水岸等特色景观串联在一起,沿途绿荫筑廊、苗木成林,生态宜居、村美民富,尽显江海特色风景。
14.长廊乐园
长廊生态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江门市江海区东海路江珠高速礼乐出口旁135米处,交通便利。园区占地500亩,拥有研学旅行、团建拓展、旅游观光、亲子教育、艺术摄影、景观规划 、食疗康养等七大功能板块。园内建有体验教育营地、龙凤花谷(糖果城堡)、非遗文化长廊、网 打卡乐园、湖面游乐区、农耕体验乐园、萌宠动物园、婚纱摄影基地(浪漫花海)、美食街、 野炊烧烤区、景观设计建造、康复体验基地、童趣乐园等13个主题项目。长廊生态园融入生态劳动、手工 劳动、生活劳动、公益劳动,是一个集生态旅游、研学旅行、团建拓展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园。
15.休闲秾稼
秾稼生态园位于礼乐街道东面,是江海区重点农业科技、青少年教育与休闲乡村旅游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开发面积达385亩,生态园按照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大量种植各类水果和花卉,是市民休闲采摘和旅游的目的地。
16.西江游艇
江中珠游艇会是由中新集团全资打造的权威海洋产业链综合型服务项目,地处江门市国家一类口岸-外海港澳码头,地理位置便捷,是亚洲首个以金融为主题的游艇会,总面积达16000余平方米,将游艇文化与商业、生活、艺术多方面融为一体,成为卓越的游艇文化服务中心。
17.龙溪潋滟
龙溪湖公园是江海区一个绿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湿地公园,为市民提供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新型生态休闲空间。龙溪湖公园分为三个功能区,西侧有庆典聚会草坪、雨水花园、绿道“加油站”,中部是设计新颖的全龄段儿童活动区,东侧为含中轴广场、云水禅心庭院、婚庆草坪等市民活动中心。龙溪湖公园整体由城市绿道串联,功能丰富,布局多样,营造出一座独具匠心、全天开放的生态公园。
18.阅读中心
龙溪湖阅读中心是江门高新区(江海区)重点推进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总面积4000平方米,藏书量近5万册,可容纳500多人同时阅读。阅读中心共三层,创新设置了儿童阅读区、文化沙龙区、休闲观景区等多元化灵动空间,是一座富有文化品位、极具地方特色、实用性与功能性兼备的地标性文化建筑。
19.时尚运动
龙溪湖时尚运动中心位于龙溪湖公园东侧,龙溪湖时尚运动中心占地面积约5.6万平方米,是江门首个全维度城市运动生活体验中心,包括极限运动区、篮球场、足球场等等六大功能区。最吸引眼球的当属极限运动区,这里拥有超过3000平方米的竞技单车泵道和约1000平方米的滑板场,是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极限运动区,能同时容纳超过数十人同时开展极限体育运动。
龙溪湖时尚运动中心把传统、新型运动项目融合,契合打造青少年友好型城市理念,填补了新型时尚运动、极限运动场地的空白,是江海区政府高质量高标准建设的精品工程。
20.丰盛人家
小桥头、榕树下,2公里长的东六河,画出了丰盛村一河两岸的别样景致。沿着环村路走到村尾,连片的田地里种着一垄又一垄的蔬菜。这里是生态农业休闲区,包括水果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和水产养殖基地,以此为契机发展乡村旅游业。翻新古民居建筑,留下古榕树,保留“小桥流水人家”的村落格局,形成丰盛村与众不同的旅游特色。
21.七彩南堡
江海区礼乐街道英南村,历来以种植优质水稻、蔬菜、果蔗、柑桔而闻名,产出的“礼乐甘蔗”更是享誉全国。近年来,英南村开展社区公园片区、居住片区、田园乡村示范片区的整合建设,以及环绕三大片区的边线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和自然人文景观的营造,更邀请艺术家对英南村进行整体设计,打造“七彩南堡”人文乡村风景区。2020年,英南村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22.少白故居
陈少白(1869——1934):原名闻韶,号夔石,出生于江门市外海镇南华里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陈少白天资聪敏,勤奋好学,习字、念书、学写诗文均是同窗中的佼佼者。早年立志推翻清朝政府,与孙中山、尢列和杨鹤龄被清政府称为“四大寇”。陈少白和孙中山尤其亲密,二人义结金兰,民国建立后,革命党尊孙中山为“国父”,而敬陈少白为“国叔”。
陈少白故居白园为一座封闭式院落,因所有建筑物的梁架和封板以及内墙皆漆以白色,故名白园。此处为陈少白先生主要的起居之所,由其父陈子桥先生始建,1927-1932年两次重修,总占地面积约1040平方米。1950年以后陈少白故居曾归外海的当地政府管理,作为外海的敬老院和卫生院。1983年开展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陈少白故居被定为江门市文物点,1995年被列为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江门市政府将陈少白故居辟为陈少白纪念馆并移交市文化局属下的博物馆管理,1998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公布为江海区博物馆。
23.茶庵古寺
茶庵寺又名六祖寺,坐落在外海五马归槽山麓。相传唐朝天文学家、高僧一行禅师游岭南一带时,来到此地观察天象,绘制星图,在此结一小茅庐居住,以种茶度日,草庐名为“茶庵”。明万历年间(1565年)进士陈吾德(外海乡人)官至湖广按察司命事,发起建筑此寺,并起名为“茶庵寺”。寺内供奉六祖慧能、观音、伽蓝等神像。寺前有洗衲池、关刀池、拜佛庭等。石门牌坊刻有“小朱明洞”四字,后面刻有“佛境”,皆出自清代名人手笔。茶庵寺后山,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辛亥革命元老陈少白先生之墓,庄严肃穆。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奇,江门市人民政府把茶庵寺命名为“茶庵公园”,列为江门市风景区之一。
24.羽林春秋
礼东主灌河位于江海区中西部。1976年,礼东通过农田基本建设整治,自北向南开一条长数千米的主灌河,称礼东主灌河,因用于礼东的农田水利灌溉,故名。起名沿用至今,属江门水道二级支流,自礼东河左岸南船坦水闸分出,流向东南出番薯冲水闸注入马鬓沙河,折向西南经龙泉滘水闸出礼东河,途中分出青年河,其中南船坦水闸至青年河口段称为流沙河,河段长2.65千米,青年河口至番薯冲水闸称为主灌河,河段长5.96千米。
流域面积11.08平方千米,坡降0.02%,径流量62.60立方米/秒。礼东主灌河对礼乐东部地区的农田灌溉发挥重要作用,沿线林木茂密,环境优美,具有“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田园风光景观,“羽林春秋”是为江海八景之一。1995年,礼东主灌河林带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誉为“人与大自然的最佳结合林”。经过的主要桥梁有赵家围桥、向东桥等。
25.五祠泽乡
陈氏五大祠是外海陈氏宗亲的祖祠,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五间祠堂紧密相连,横列成排,气势不凡。始祖朝列大夫莘隐陈公祠坐落在赤坭山下,泉石祖祠和筠轩祖祠在其右侧,桃溪祖祠和定息祖祠在其左侧。祠堂占地约4100平方米,为三进并列而建,采用单檐布瓦硬山顶,蓝琉璃瓦剪边,抬梁与穿斗相结合梁架结构,保有鲜明的清代建筑艺术风格,建筑规模宏大,形态壮丽,布局严谨,结构精密考究,以莘隐陈公祠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祠堂内外石牌坊林立,巨型大柱上挂着长联,记录先祖公德。祠堂雕梁画栋,装饰华美,无不体现出清代建筑的精美繁复和艺术风格。2002年9月25日,外海五大祠被列为江门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