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卫生健康局

健康促进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部委办局 > 卫生健康局 > 健康促进

食品安全守护者:认识与预防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文章来源:广州疾控i健康   更新时间:2024-12-19 11:30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食品安全守护者:认识与预防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主要通过食物或饮水中的细菌传播, 导致胃肠道疾病和其他相关 健康问题 。 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相关数据显示, 每年有数百万人受到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的影响 。其中, 发展中国家的人群更容易感染并受到较大影响, 部分原因是卫生条件较 差 、饮用水和食物质量控制不足 。 为做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 让我们一起来学 习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相关常识。


  一、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定义与常见病原体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是指通过摄入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疾病 。这类疾病在日常 生活中极为常见, 对人们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 常见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病原体包括沙门 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大肠杆菌 、 副溶血性弧菌等 。 这些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 可以在 食物中繁殖, 产生毒素, 从而引发疾病 。沙门氏菌常存在于未经煮熟的肉类 、 蛋类中; 金 黄色葡萄球菌则多见于熟肉 、 熟蛋等食品; 大肠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则容易在生鲜蔬菜 、 水产品中检出。

  二、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1.食用未煮熟的食物食物中的细菌在未经高温杀菌的情况下, 容易引发食源性疾病。 例如, 食用未煮熟的肉类 、 蛋类 、海产品等, 均可能导致细菌感染。

  2.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食物食品在加工 、储存 、运输 、销售等环节, 若受到细菌污染, 食用后易导致疾病 。 例如, 生鲜食品在处理过程中, 若与熟食混放, 可能导致交叉污 染。

  3.交叉污染生熟食品混放 、共用刀具 、砧板等, 容易导致细菌交叉污染 。此外, 厨房 卫生条件差 、操作不规范, 也可能增加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4.食用过期食品过期食品中的细菌数量可能已经超标, 食用后易引发疾病 。 因此, 购 买和食用食品时, 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三、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对健康的影响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不仅限于急性症状, 还可能对长期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1.急性症状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包括腹泻 、 呕吐 、恶心 、腹痛 、发热等 。 这些症状通常会突然出现, 且可能伴有脱水 、 电解质失衡, 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 在儿童 、 老年人 、 孕妇和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中, 这些症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 题。

  2.严重并发症在某些情况下,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如败血症、 脑膜炎 、 肾衰竭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 需要立即医疗干预。

  3.长期健康影响:即使患者康复, 某些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也可能留下长期的健康问题 。 例如, 某些细菌感染可能导致慢性肠道疾病, 如炎症性肠病, 这些疾病可能需要长期治 疗和管理。

  4.心理影响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患者可能会经历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 题可能源于对食物安全的担忧, 或是对疾病复发的恐惧。

  5.经济负担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治疗可能涉及医疗费用 、药物治疗 、住院费用等, 给 患者和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此外, 因病导致的误工或失业也可能加重经济压力。

  6.社会影响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可能引起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影响消费者信 心, 甚至导致社会恐慌 。这种恐慌可能对食品产业和相关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7.儿童和孕妇的特殊风险儿童和孕妇由于免疫系统较为脆弱,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对他 们的健康影响尤为严重 。儿童可能因感染而发育受阻, 孕妇则可能面临流产 、早产或胎 儿感染的风险。

  四、如何预防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虽然常见, 但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发生 风险。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预防策略:

1)勤洗手洗手是预防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在处理食物前后 、 上 厕所后, 以及触摸动物后, 都应使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

2)保持厨房卫生厨房是食物准备的地方, 保持其清洁至关重要 。应定期清洁厨房 台面 、刀具 、砧板和其他厨具, 以防止细菌滋生。

3)生熟食品分开生肉 、禽类 、海鲜等应与熟食分开存放, 避免交叉污染 。使用不 同的刀具和砧板处理生熟食品, 确保食品安全。

4)个人健康监测注意个人健康状况, 如出现腹泻 、 呕吐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 并 避免处理食物, 以防止疾病传播。

1)正确烹饪确保食物煮熟煮透, 特别是肉类 、 蛋类和海产品 。使用食物温度计检 查肉类是否达到安全内部温度。

2安全储存:食物应储存在适当的温度下, 冷藏食品应保持在4 ° C以下, 冷冻食品 应保持在-18 ° C以下 。避免将食物放置在室温下过长时间。

3)食品保鲜购买新鲜食品, 并注意其保质期 。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物。

4)清洁食材在食用前, 应彻底清洗蔬菜和水果, 去除表面的污物和细菌。

5防止交叉污染在处理生食后, 要彻底清洁双手和接触过的厨房用具, 防止细菌 传播到其他食物上。

6)合理备餐尽量减少提前准备食物的时间, 尤其是在夏季或高温环境下, 以减少 细菌繁殖的机会。

  五、发生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怎么办

  当发现自己或家人可能感染了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时, 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就医:出现腹泻 、 呕吐 、发热等症状时, 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以便及时得到正 确的诊断和治疗。

  2.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可能导致脱水, 因此, 应积极补充水分和电解 质,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3.休息在病情恢复期间, 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 避免过度劳累, 以加快康复过程。

  4.隔离消毒对于确诊的患者, 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 避免与家人或他人接触, 防止 疾病传播 。 同时, 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进行彻底消毒。

  5.观察病情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如症状持续或加重, 应立即再次就医。

  6.报告病例如共餐者或进食某一定形包装食品 (如盒装牛奶 、定形包装的牛肉干) 后 出现多人呕吐 、腹泻 、腹痛或头晕 、头痛等不适表现时, 宜及时停止进食可疑食物, 并 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 、疾控中心等部门报告, 协助追踪可能的感染源, 以采取相应的 控制措施。

  六、共建食品安全防线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 面对细菌性食源 性疾病带来的挑战,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食品安全防线的构建中 。 通过提高食品安 全意识 、 学习正确的食品处理和储存方法 、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 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食品生产 、加工企业 、餐饮服务行业 、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及消费者, 都应当承担起 自己的责任, 共同守护食品安全 。 有关企业和行业要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标准, 提升产品质 量;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管, 确保食品安全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消费者要增强自我 保护意识, 选择安全可靠的食品。

  让我们携手努力, 共建食品安全防线, 为我们的家人和社会创造一个更加安全 、健康 的食品环境 。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 我们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保障人民 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 ”。

  (转载自广州疾控i健康)

站内地图 | 联系方式 | 政务新媒体链接
本站版权所有:江门高新区管理委员会    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    
主办: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粤ICP备05085609号    粤公网安备:44070402440715    
网站标识码:4407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