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立足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在全区开展退役军人党员结对帮扶专项活动,实现退役军人党员教育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双优化”、退役军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与退役军人工作提质增效“双促进”,通过抓好“五个强化”推动该项活动提档升级,切实增强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
▲退役军人党员入户宣传《退役军人保障法》
强化思想帮扶,营造良好氛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印制《退役军人保障法》、《退役军人应急救助资金申请指引手册》及各类型服务宣传手册12000份,分送给江南、外海、礼乐3个街道和62个村(社区)基层服务站。退役军人党员化身“普法员”入户宣传《退役军人保障法》,向退役军人发放宣传小册子,面对面解读《退役军人保障法》、《退役军人应急救助申请指引手册》等政策。他们通过开展“帮思想”活动,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与他们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及时化解思想矛盾,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共克时艰,更加深入了解退役军人相关服务保障的法律法规,增强思想自觉性,进一步营造了关爱和尊崇退役军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工作人员为服务对象热情解答问题
强化就业帮扶,促进稳岗就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全面开展退役军人“一对一”就业帮扶工作,精准掌握退役军人就业需求和技能需求,精准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精准提供就业岗位推荐服务。在区退役军人实训基地举办为期3个月的免费短期(技能)培训班,退役军人何某参加安保员技能培训班后,被推荐到江门珑山居物管中心上岗,一直工作至今。5月23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与江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2021年大型公益招聘会,设立退役军人政策咨询岗、就业创业咨询岗、技能培训岗等服务站点,为退役军人、军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提供面对面的“帮就业”服务。140多家拥军企业参加活动,并提供了3800多个不同类型的就业岗位,吸引了80多名退役军人军属前来应聘。
强化维权帮扶,维护合法权益。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全市首创法律拥军“江海模式”,与公、检、法、司四部门合力推动法律拥军工作机制,建立区、街道、村(社区)三级退役军人法律援助服务点,把法治服务送到家门口,帮助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运用法律排忧解难。据统计,截至目前,共受理法律咨询80多人次,有效解决法律纠纷案件5宗,受到老兵们一致好评。如因身份证被冒用,北京现役军人陆某面临“违法经营”的信用惩戒,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安抚其焦躁情绪,马上启动法律援助应急机制,积极与区公安分局、法院、检察院、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沟通,快速完成事件调查、协助咨询法务、优先启动立案等维权程序,协助陆某解决涉法难题。
派专人陪同陆某到外海派出所咨询政策、协助立案事宜
强化解难帮扶,办实事暖人心。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发动中国电信、银行等拥军企业加入“解三难”帮扶队伍,设立应急救助专项资金。同时,加强基层服务站工作人员对广东省应急救助政策的学习培训,切实提高为退役军人“解三难”的工作效率。通过走访调研得知退役军人龚某因病返贫的情况后,服务站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为其讲解应急救助资金政策、补齐申请资料和附证材料,最后成功帮龚某申请到应急救助资金15464.68元。获悉失业退役军人李某情况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与江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社区和街道慈善会组成结对帮扶工作小组,利用“解三难”应急救助专项资金,为其提供3.7万元的救助资金,协助李庆永重新修缮祖屋,切实解决了住房困难的问题。
工作人员与李某商讨祖屋修缮方案
周某成功申请广东省退役军人应急救助资金
强化医疗帮扶,筑牢健康防线。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针对全区患有重大疾病、重大家庭变故的退役军人建立相关台账,为开展精准医疗帮扶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发放应急救助资金宣传册和利用三级服务体系场地的电子屏、微信联络群、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应急救助资金政策,切实提高退役军人对政策的知晓率。获悉退役军人周某的患病及家庭困难情况后,服务站工作人员及时向周某讲解省应急救助资金政策,帮助他填写资料,协调有关部门出具证明材料,协助其成功申报应急救助资金62343.45元。目前,江海区已成功帮助4名退役军人成功申请应急救助资金,还有3名对象正在申请。
(供稿人:李嘉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