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手机版

退役军人事务局

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部委办局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工作动态

“红色引擎”跑出加速度 江海区从“星”出发促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提质增效

文章来源:本网  更新时间:2021-02-18 08:59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组建以来,江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充分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星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为抓手,打造一批典型样板,建立一套服务模式,推动江海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体量优势转化为治理成效。

  服务从 “星”出发,构建自上而下服务保障大网络

  近日,江海区外海街道永康社区迎来一批慕名参观者,大家在一张张图片前久久驻足,近距离领略军人风采。永康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利用现有的资源打造“星级服务站”,把辖区退役及现役军人光荣事迹、语录及投身社区志愿服务的剪影挂上荣誉墙光荣榜,让大家倍感温暖。从 “星”出发,打造村级服务站样板,是江海区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鲜活事例之一。

  江海区在高效建成“1+3+64”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基础上,开启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新征程,区级、街道依据省星级创建标准,制定创建方案,召开全区星级示范创建现场推进会,抓好建站“规定动作”,主动提标“自选动作”,在全市首推7个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同步创建,各级服务场所升级改造“老兵之家”,打造红色时光长廊、红色记忆陈列室,确保退役军人在基层活动有场所、诉求有渠道、解困有平台。

街道、村级服务站打造红色记忆、军人风采荣誉墙

  搭好“红色堡垒”,激发退役军人自立自强内生动力

  江海区现有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近4000人,党员近1900人,占比47.5%2019年以来,全区按照培育一批退役军人教育引导广大退役军人的思路,建立不同类型的“带头队伍”。选聘优秀退役军人到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基层“村三委”后备干部,打造“兵支书”“兵主任”队伍,2021年换届选举选出10名“兵支书”、63名 “兵委员”充实到基层一线;广泛开展“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组建红色宣讲团,黄振林、熊均坪等最美退役军人多次为全区退役军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全区成立三级“星火”老兵志愿先锋队,涉及疫情防控、基层治理、城市创文、应急抢险等多个方面,志愿队伍累计开展各项服务500余次,捐款捐物15多万元,在帮扶解困、创业就业上为战友提供最暖心的服务。

江海老兵麦棠参与社区志愿楼长服务

  按下“服务”快捷键 在便民服务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

  实现“最多跑一地”。规范服务流程,集成部门办事事项,推行退役士兵返乡“一站式”服务在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落地落实,做到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多元服务精准帮困解难。摸清困难底数,整合资源,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全面开展社会组织、志愿团队结对帮扶。积极为老兵办实事,比如寻找烈属遗址、修缮房屋、解决个人社保补缴困难等问题。建立退役军人信息库、组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和实训示范基地和短信通知平台“1库4平台”,发布招工招聘和上岗培训信息5200多条,推送岗位800多个,成功推荐11名退役军人再就业。在全省全市率先为基层服务站联络员71台公务电动车用于日常走访慰问,实现工作效率从50%提升至90%。推动合法权益落细落实。区、街道两级单独设立退役军人接待室,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带案下访、限期办结、首办责任等制度,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退役军人工作机构组建以来,全区退役军人矛盾化解率超99%,化解17年老兵信访积案工作案例入选国家部委读本。面完善法律服务体。深入开展律师驻点接访、送法进基层、送法进军营、司法求助等活动,共受理法律咨询70多人次,成功办理江海区首例退役军人司法救助个案,获得老兵赠送“情系老兵、为民解困”锦旗。

基层服务站联络员骑着电动车开展常态化走访慰问

联合区检察院开展退役军人司法救助

  接下来,江海区将持续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选取底子基础好、人员精干的街道、村(社区)服务站重点打造样板式服务站,开展创新性服务等亮点工作,切实把退伍军人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解决在家门口,实现“矛盾化解在源头、问题处理在基层、关心关爱在身边”。

(供稿:彭秋焕)

站内地图 | 联系方式 | 政务新媒体链接
本站版权所有:江门高新区管理委员会    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    
主办: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粤ICP备05085609号    粤公网安备:44070402440715    
网站标识码:4407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