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浪潮奔涌的当下,如何让人工智能(AI)从“高大上”的概念落地为“实打实”的审计生产力?江海区审计局聚焦审计业务痛点难点,率先开展AI应用场景探索与落地验证。在积累初步经验后,通过举办“审计+AI”业务大比武集中展示成果。此次“比武”中,全局业务骨干与技术能手通力协作,深度挖掘AI应用潜力,为运用新技术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开辟了新路径、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精准锚定痛点场景。聚焦财政资金监管、政府投资项目审核、社保基金安全等核心领域,梳理出传统审计中的“老大难”——比如海量数据中人工识别异常模式耗时费力、数据比对效率低下、工程定额核查依赖经验易出偏差等,让AI技术应用“瞄准靶心”。
二、真实数据淬炼成果。拒绝“模拟数据”空谈效果,所有场景均采用脱敏后的真实审计数据“真操实练”。团队需完成数据清洗、模型调试、疑点筛查到结果验证的全流程操作,确保每个AI应用场景都能直接服务于实际审计工作,让技术成果“看得见、用得上”。
三、工具融合实现技术落地“零门槛”。专业AI工具与传统办公场景深度耦合,如固定资产审计场景中Deepseek与Excel函数联动比对数据,养老保险监管场景中生成可直接运行的Excel函数工具,捷信达系统精准捕捉工程造价比对疑点,降低了技术使用门槛,达成“新手能上手、熟手更高效”。
四、流程再造释放人力聚焦“高价值”。把法规核查、工程造价数据比对等重复繁琐环节交给机器,审计人员得以聚焦问题分析与风险研判,如审计报告撰写时AI自动筛选法规条款,在海量工程造价数据中智能审核出疑点线索,大幅提升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