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年度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部委办局 > 司法局 > 政务公开 > 年度报告

江海区司法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文章来源:江门市江海区司法局  更新时间:2024-01-16 09:04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2023年,江海区司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职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纵深发展、全面进步。

    一、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法治建设统筹协调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好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的服务保障工作,统筹全区各街道各部门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重点内容、局机关学法普法“两清单”,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暨习近平法治思想研讨班,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自觉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二)健全法治建设工作制度和机制。牵头制定年度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要点;健全法治建设工作推进和考评督察机制,统筹开展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实地督察,着力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决策部署在江海落实落地。健全法治建设保障机制,实施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工程,推动组建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咨询专家库;落实法治建设结对提升机制,与惠州博罗县开展结对提升工作;督促建立街道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广和应用依法治省一体化平台。

    (三)加大法治建设统筹协调力度。局党组书记、局长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人职责,带头抓好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组织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实地督察,着力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决策部署在江海落地落实。

    二、聚焦重大战略,充分发挥法治服务保障作用

    (一)着力服务高质量发展。聚焦乡村产业振兴,引导村(社区)法律顾问参与村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项目、留用地开发项目6个,审查合同74份。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成立全市首个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接待来访、来电咨询200人次,受理、指派劳动争议法律援助案件22件,办理涉企公证17件,涉企司法鉴定26件。

    (二)着力服务“双区”建设。支持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延伸触角、拓展业务、对外交流,共受理案件222件,案件标的额超50亿元。促成香港王培芬律师事务所与广东高拓律师事务所在业务拓展、人才培养等领域加强合作,为江港两地企业和市民群众提供专业优质的法律服务。

    (三)着力拓展涉外法律服务。健全涉侨服务体系,引入江门市五邑公证处海外远程视频公证服务功能,成立江门“侨梦苑”涉侨纠纷化解中心,推行“法+侨”“检+侨”“司+侨”“税+侨”等涉侨服务模式,提供涉侨涉港澳台法律咨询100余人次,办理涉侨法律援助案件3件,涉外公证80件、涉港澳台公证51件,受理涉侨纠纷案件66件,办结、调解撤诉50件。

    三、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一)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效能。深入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善综合行政执法统筹协调机制。深入推进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应用工作,街道平均办案量排名全市前列。做实“检+司”行政执法案卷联合评查工作,街道行政执法案件优秀率由2022年的37.1 %提升到92%。

    (二)强化规范性文件制发监管。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要点指引,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审查工作,开展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年内共审核审查涉重点产业、人才建设等领域的规范性文件8份,出具书面审核审查意见12份,提出书面意见22条,建议废止政府规范性文件1份。

    (三)扎实做好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组建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受理行政复议申请23件,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率达90.19%。加强行政应诉指导、协调、监督工作,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圆满完成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为促进司法民主、司法公正提供有力保证。

    四、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健全人民调解体系,完善多元调解机制,加强调解能力建设,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和群众满意率均为100%。

    (二)持续推进“智慧社矫”建设。加强社区矫正校地合作,与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共建全市首个社区矫正教学实践基地;深化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智慧社矫+网格化”纳入全省“粤平安”综合网格服务管理事项试点工作,“智慧矫正中心”创建工作全省通报表扬。

    (三)支持依法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扎实做好化解约定区域等涉重大公共利益项目风险隐患的法务工作,为妥善解决争议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实现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最大化。

    五、坚持法治为民,持续丰富法律服务产品供给

    (一)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成立全市首个县(区)级基层司法鉴定便民服务站,更好满足辖区群众就地、就近需求;加大品牌律所培育和引入力度,新增律所3家,其中知名律所1家。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网络、实体三大平台的对接融合联动,接待群众来访、解答群众来电咨询2000多人次,接受咨询和处理“12348”工单6件,群众满意度达100%。

    (二)充分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作用。组织村(社区)法律顾问进村居、社区、进公园,积极引导村(社区)法律顾问参与村级社会治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组织法治讲座240场,为群众精准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2000余人次,参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9宗。

    (三)推动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创新认罪认罚指派模式,建立认罪认罚“一人一案”机制,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建立法援案件质量提升“五项机制”,推动案件质量稳步提升,受理、指派法律援助案件627件,接到受援人赠送锦旗4面。

    六、坚持守正创新,纵深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一)压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有序推进“八五”普法中期评估工作,指导各单位制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精心组织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推动各单位进一步落实普法责任制。

    (二)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开展普法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单位等“法律六进”活动60多场次,派发宣传资料超60000份,服务群众超8000人次。

    (三)打造特色普法文化品牌。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创建工作,培育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实施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新增“法律明白人”116人。

    七、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虽然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弱项短板。主要包括: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够系统深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有待提升。二是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有待深化,工作谋划不深、举措不多,缺乏引领性、创新性、影响力项目。三是涉外法律人才和法律服务团队偏少,培育和引进力度有待加大,涉外法律服务产品供给不足、涉外法律服务综合水平不高,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四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有待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之间的衔接机制不够健全,府院联动、诉源治理机制有待完善。五是普法针对性、实效性有待提升,内容有待丰富、形式有待探索创新。六是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与承担的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要求不完全匹配。

    2024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立足全局、着眼长远、补齐短板,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履行职责,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力争率先取得突破、再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