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部委办局 > 司法局 > 工作动态

“三大举措”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向纵深发展

文章来源:本网  更新时间:2022-10-31 16:11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今年以来,江海区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书记工程”,以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升级网格管理服务、构建联动共治机制三大举措为抓手,持续织密基层社会“治理网”,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创新普法宣传,当好法律法规的“讲解员”

   一是普法矩阵辐射传播取得新突破。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及法治乡村建设,因地制宜打造礼乐街道威东村党建公园东侧法治文化墙,通过醒目的字体、艳丽的色彩、通俗易懂的漫画,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宪法、民法典、防诈骗等多方面的法律常识,让村民在家门口也能感受到法治文化熏陶。二普法宣传工作步入新常态。以法治广场为依托,制定年度法治宣传活动安排计划,每月或每两个月在江海法治广场开展不少于一场法治宣传活动。年内已相继开展了“点亮法治灯塔,护航儿童成长”等法治宣传活动6场次,累计覆盖群众逾1000人次。三“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取得新进展。遴选符合条件并热心法治乡村建设事业的“法律明白人”253人,引导其积极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民主决议和民主议事、在重大事项讨论上建言献策、在修改完善“村规民约”中发挥法治效能,以点带面增强群众的法治知晓率和参与度。目前,全区63个村(社区)已实现 “法律明白人”全覆盖。

    二、科技赋能智治,当好智慧网格的“外卖员”

    一以开展“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全省试点建设为契机,在全省率先上线运行“粤平安”群众信访诉求矛盾纠纷化解综合服务应用系统,深入推进“一网融合、一网受理、一网通办”的智慧网格管理平台建设。二是以推动信访工作“外送服务”为着力点,在全省率先研发推行“诉求预约+外送服务”和“人才库”项目,并在“粤省事”平台上线运行,市民办理信访事项如同“点外卖”般方便,还可选择“专家上门”,合理高效“一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是以推行“智慧救助”为切入口,借助网格员力量实现对特困人员、低保户、低保边缘家庭、困境儿童、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动态监测管理,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三、构建共治机制,当好社情民意的“传递员”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畅通基层社会治理的“血液循环”,全面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二是优化治理路径,充分发挥全省首个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民意表达、协同共治的平台和功能作用。三是深化共治机制,作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英南村通过成立由“两代表一委员”、社会组织代表、乡贤等多元主体组成的村民议事会和议事厅,定期收集村民、党员代表等意见,有效拓宽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渠道,成功打造法治乡村基层治理“江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