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江海区首个工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揭牌成立仪式在江门高新区宝源工业园区举行,标志着江海区法律服务进工业园区的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律师行业党委专职副书记吴火亮,市司法局律管科科长刘清华,市司法局公法科负责人白智翀,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邱华德,宝源工业园负责人、各律师事务所主任等出席活动。
该工作室是江海区司法局指导推动成立的全区首个为工业园区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专门场所,通过以律师进驻工业园区为切入点,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源,为工业园区及企业、员工提供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
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邱华德在致辞中表示: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律师进工业园区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发挥律师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服务保障作用,助力我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举措。要充分认识律师进工业园区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投身公益法律服务。二是要增强发展意识。切实把服务质量与园区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使法律服务更好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推动提升园区管理机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园区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增强责任担当。律师事务所要选派热情服务、乐于奉献、勤奋敬业、尽职尽责的律师进驻工业园区,确保园区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法律服务。园区也要积极配合,为律师进园区开展工作提供便利,及时协调解决律师在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律师行业党委专职副书记吴火亮就下一步切实发挥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的作用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要周到服务园区管理机构,便捷服务每一个企业,热情接待每一位企业员工,认真处理每一个法律问题,努力为企业提供全业务、全时空、全流程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二是要提高服务质量。挂钩的律师事务所要加强对派驻律师的管理,集体研究处理重大疑难复杂的法律问题,派驻律师要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能力素质,努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增强法治的获得感、幸福感。三是要注重“以点带面”。要以宝源工业园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加强调查研究,加大指导力度,深入了解掌握企业的需求特点,积极探索符合实际并具有鲜明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新路子、新方法,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其他工业园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
在工业园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是我区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积极探索,也是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有实际意义举措,对不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