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工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部委办局 > 司法局 > 工作动态

江海区司法局多维度多形式全面开展反诈宣传攻势

文章来源:江门市江海区司法局  更新时间:2021-04-25 15:15    浏览数:1220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为提高群众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的安全防范意识,切实保护群众的“钱袋子”安全,近日,江门市江海区司法局立足自身职能,多措并举,多维发力,全面开展反诈宣传攻势,着力增强辖区群众识诈、防诈、反诈意识和能力。目前已开展反诈集中宣传活动5场次,惠及群众2000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一、抓好“三个度”,同心“齐”普法

    统认识,提高度。区司法局高度重视反诈宣传工作,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法治宣传工作纳入全局日常重要工作任务,及时传达全区反诈工作会议精神,详细解读全区的专项行动方案,统一思想认识,并认真研究和部署反诈宣传工作,制定了反诈骗普法宣传活动方案和工作清单,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内容、工作举措,确保反诈普法宣传工作抓实抓细。

    抓联动,强力度。强化与区直相关职能部门、属地街道、村居、高校、律师组织等相关单位的联动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职能优势,密织反诈网络,形成反诈骗普法宣传合力,切实加强大学生、外来工等诈骗风险较高的群体的反诈骗普法宣传,推动工作常态化。

    广倡议,拓深度。迅速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关注“江门反诈”服务号,及时注册“邑安”小程序,实施有效防护;同时引导干部职工通过微信朋友圈,推广“邑安”小程序,进行“二次宣传”,让更多的市民了解电信网络诈骗,学会防范手段,提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二、力推“三个一”,精准“深”普法

    进家庭送上一份反诈宣传单张。为提高“邑安”小程序注册率,区司法局选取了一些鲜活案例,精心编印了《“邑安”小程序,您注册了吗?》宣传单张一批,并以邮寄的方式寄送给辖区居民,向市民详细讲解了“邑安”小程序的功能和注册程序,广泛发动群众及时注册“邑安”小程序,以科技力量实施精准的防诈保护。截至4月16日,已寄出宣传单张23000份。

    进校园组织一次反诈系列宣传。针对大学生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侵害主要群体的实际情况,联合区委政法委、普法办走进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之“青春护航共建无诈校园”反诈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公开课、主题班会、展板巡回宣传、派发宣传单张等形式,线上线下齐发力,有效增强反诈宣传的针对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切实提高师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受到广大师生普遍欢迎和点赞。

    进村居办好一场反诈宣传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走街串巷向村民和商户派发宣传单张,推广反诈小程序,同时耐心向群众介绍各类网络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的新变化、新特点,讲解网络购物、网上贷款、刷单兼职、冒充客服、交友、投资理财等多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和防范技巧,提醒群众提高防范意识。宣传活动共惠及群众600余名。

       三、把握“三契机”,持续“热”普法

   利用党史学习教育契机进行普法。联合区普法办、律师协会小组,在中环广场开展“学党史、办实事、惠民生”大型宣传活动,通过现场提供法律咨询、派发宣传单张、文艺表演、有奖问答等形式,给广大市民群众带来丰盛的法治文化大餐和解决一批法律难题。活动当晚共吸引居民群众500多人次,现场接受法律咨询60余人次。

    利用队伍教育整顿契机进行普法。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区司法局把反诈宣传列为教育整顿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内容,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发动党员走上街头、走进群众家中开展广泛宣传;通过在窗口部门张贴宣传挂图、LED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营造反诈宣传氛围;通过普法信息网、江门高新等媒体宣传反诈知识、工作动态,扩大宣传范围;通过律师上门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服务的同时宣传“邑安”的强大功能及防诈典型案例。

    利用重点节假日契机进行普法。区司法局充分运用区妇联在外海麻三公园举办“三八”维权周宣传活动的契机,设置反诈宣传摊位,通过悬挂横幅、派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资料、设置反诈咨询、现场互动交流、开展案例讲解等形式,向群众普及当下电信网络诈骗的作案手段、规律特点以及常用术语,并结合近年来多发的诈骗案例,提醒群众“三不一快”远离诈骗圈套,维护个人财物安全,群众热情高涨,普法热度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