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大学生群体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杜绝针对大学校园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近日,江海区委政法委、普法办、司法局联合走进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之“青春护航共建无诈校园”反诈系列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公开课和课外宣传等形式,有效强化反诈宣传的趣味性、教育性,受到广大师生普遍欢迎和点赞。
寓教于乐,在趣味互动中传授防范技巧
针对学生防范意识不强、法治观念较为薄弱、思想单纯、分辨能力差等实际情况,邀请了北京市盈科(江门)律师事务所黄芸律师进校园给师生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反诈“公开课”。授课老师详细介绍了各类网络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的新变化、新特点,并结合一个个鲜活的生活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了网络购物、网上贷款、刷单兼职、冒充客服、交友、投资理财等多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和法律法规,同时与师生们进行零距离提问答疑、游戏互动,分享了一些简单实用的防范技巧,增强趣味性和教育性,切实提高师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双线警示,在典型案例中强化防范意识
一方面,在全校各级各班组织开展反诈骗主题班会,以“公开课”录像视频为主教材,同时编录了反诈微视频,组织师生观看,并通过用身边的案例、老师辅导和讨论交流等形式,使全校师生更加全面更为深刻地认识电信网络诈骗的新形式、新手段、新特点和危害,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在该校学生宿舍区、饭堂等公共区域,摆放宣传展板巡回宣传和展示典型诈骗案例,并以青年学生能接受、便于记的网络语言,将常见电信诈骗手法编成“小故事”,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做到警醒常态化,持续提升警醒效果。
内外联动,在朋友圈中筑牢联防网
一方面,通过编印《“邑安”小程序,您注册了吗?》宣传单张和制作宣传展架,向全校师生讲解“邑安”小程序的功能,广泛发动该校师生及时注册“邑安”小程序,以科技力量实施精准的防诈保护。另一方面,引导该校学生通过微信朋友圈协助推广“邑安”小程序,并把学到的防诈骗知识传递给家人及身边的朋友,进行“二次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电信网络诈骗、学会防范手段,共同提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有力推进了“平安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