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全区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实效,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思想成果和工作成果,江海区司法局践行司法行政为民宗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同时,结合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服务、依法行政等职能,集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黄金十条”,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化“司法行政进村(社区)”惠民工程。整合律师、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司法行政干警等法律服务力量,将法律服务、普法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司法行政工作进一步向村(社区)延伸,让法律服务更加贴近群众,确保村(居)民法律服务网络全覆盖。
组织实施一批法治惠民实事项目。重点推进江海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江海区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社区矫正中心、法治广场等项目建设。
组织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开展为民解难题服务活动。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职能优势,并组织律师参与调解、普法、合同把关、群众法律问题解答等工作,为群众提供专业优质法律服务。
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组织一支熟悉企业法务工作的专业律师团队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区-街-村(居)”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优势,借助互联网和专线电话畅通法律援助咨询新渠道。开辟法律援助减证便民绿色新通道,推行法律援助“承诺制”新模式,简化办案程序,做到快速办理、应援尽援。
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紧贴中心工作,以宪法为统领,开展民法典、反诈骗、国防安全、禁毒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普法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单位、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络活动,增建村居一级法治文化墙,感受法治文化氛围。
提供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服务。持续打造品牌调解室,组织人民调解员、律师、公证员等专业人员提供网上视频、电话预约、上门入户等多形式调解服务。
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调解和解职能,积极沟通相关部门,对存在问题的案件即时自行纠错,有效化解行政争议。
主动服务政府重大项目建设。做好政府投资合作协议的合法性审查。充分发挥司法所法律宣讲、法律服务、矛盾调解等职能作用,助力全区重点项目建设。
结对开展困难群众及困难党员慰问活动。组织党支部、律师事务所、工会、团支部等组织对辖区困难群众定期进行上门慰问服务,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