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手机版

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工作动态

江海区推进河长制工作简报(2021年第19期)江海新晋“网红”西江外海段碧道正式对外开放

文章来源:本网   更新时间:2021-11-22    浏览数:-

字体大小:

【打印本页】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西江外海段碧道全长共6.8公里,以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为基本前提,营建集雨洪公园、海绵公园、市民公园于一体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该碧道北接西江外滩湿地公园,由外海大桥延伸至石咀水闸,将西江外海段的滩涂地改造为自然优美、景致宜人,集生态科普与休闲娱乐一体的、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湿地公园,内含活动广场、休闲步道、生态旱溪、儿童游乐设施、生态保育区等。


聚焦慢生活

营造人水共兴自然风光

  西江外海段碧道以“步行友好”为设计理念,精心营造群众与景观的互动性体验,引导生活方式。从“人水相隔”到“人水共兴”,带来家门口的“美景慢生活”。

  在交通引导上,增加临时性辅道,将堤路从人车混行调整为仅供人行及骑行,为市民提供广阔的滨水活动开展空间。

  在原有堤路路面上,增铺彩色沥青,打造多彩碧道怡人景观,承载城市居民健康多样的生活方式,既美观实用又生动活泼。

  在景观上,对沿线绿化进行提升,种植美丽异木棉,将堤路打造成景观花道,实现了慢行道、跑步道、骑行道、绿化道“四道贯通”。


依托湿地公园

打造人水共生和谐生态

  自然和人都是城市的主人。西江外海段碧道充分挖掘天然滩涂地这一资源禀赋,紧紧围绕水安全、水生态建设需求,打造集生态与休闲于一体的湿地公园,让水文、生态、城市的脉搏在此跳动,成为碧道最生态的打卡点之一。

  在这里,蓝天、碧水、绿树,构成一幅天然的画作,静谧安宁带着一点秋意,让人能够放空自己,忘掉烦恼,尽情放松身心。西江湿地公园构成暗藏玄机,设计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在园路单侧建设卵石、碎石的地表沟渠形成生态旱溪景观,实现防洪、雨水滞蓄、净化、生物多样性修复、休闲和艺术化体验等多重服务价值。

  同时,巧妙地在5年一遇洪水位以下种植水生植物,恢复江岸生态系统,唤醒原有生态记忆。在这里,既有摇曳生姿的花草,还有葱葱郁郁的杉道,一步一景,美不胜收。凉爽的秋天,漫步在小路上、置身在花海中,拍照、合影,定格秋日里最美的瞬间。


建设水文化

展示驿站特色岭南体验

  整洁平坦的多彩碧道,偶有一两个白墙灰瓦的驿站,掩映在绿树红花中,为漫步游客带来古朴的休闲体验。为了凸显岭南特色,驿站整体布局采用岭南传统建筑布局形式,以“院落+文化”为主题,融合现代建筑简洁明快的特征,塑造静谧的庭院空间,形成多样的休憩、文化展示、活动交流空间。同时,驿站承载的功能丰富,集小超市、公共洗手间、便民警务室、社交休闲场、时尚咖啡一体,为市民提供有质量的休憩空间。

  午后时光,走进驿站,美美地喝上一杯咖啡,透过庭院、格栅、竹林,你可以慵懒地欣赏窗外的美景,仿佛所有烦恼皆被抛之脑后。


站内地图 | 联系方式 | 政务新媒体链接
本站版权所有:江门高新区管理委员会    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    
主办: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粤ICP备05085609号    粤公网安备:44070402440715    
网站标识码:4407040001